早读课的琅琅书声还没散尽,教室里就弥漫着不同寻常的躁动。林溪把刚收齐的数学作业摞在讲台上,指尖划过作业本封面时,发现自己的名字旁边被画了个小小的橘子,笔尖的力道很轻,一看就知道是陆知行的手笔。她忍不住弯起嘴角,耳尖却悄悄发烫,像被晨光晒暖的草莓。
“在傻笑什么呢?”苏晓晓抱着一摞英语卷子凑过来,发梢的粉色蝴蝶结轻轻蹭过林溪的胳膊,“是不是在看陆知行给你留的‘签名’?全班都知道他最近总往你作业本上画小零食,昨天是糖葫芦,今天是橘子,明天该不会画冰淇淋了吧?”
林溪慌忙把作业本往中间推了推,试图掩盖那个可爱的小涂鸦:“别瞎说!他那是……是标记作业顺序!”话一出口就觉得底气不足,连自己都不信这个蹩脚的理由。苏晓晓笑得像只偷到糖的狐狸,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她:“下午就是寒假前最后一次班会了,听说要评选‘学期进步奖’,你和陆知行都有可能上榜哦,到时候上台领奖可要保持距离,不然班主任又要瞪你们了。”
提到班主任,林溪下意识地看向讲台旁的座位。老班正埋首批改试卷,眼镜滑到鼻尖都没察觉,手里的红笔在纸上飞快地游走,时不时停下来皱皱眉头,显然又在为某些同学的错题发愁。这个学期过得格外快,好像刚过完元旦,寒假就要来了,连带着那些藏在书本里的心事,都跟着时光悄悄发了芽。
课间操结束后,林溪在走廊撞见江翊。他抱着一摞物理实验报告往办公室走,浅蓝色的笔记本从报告册里露出来,封面上画的小星空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路过公告栏时,他的脚步顿了顿,目光落在“物理竞赛集训名单”上,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紧绷,反而多了种释然的平静,像冰雪初融的湖面。
“看什么呢?”林溪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公告栏,名单上没有江翊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几个跃跃欲试的新面孔。江翊合上书页,指尖在封面的星空中轻轻点了点:“在看新的竞赛名单,突然觉得卸下重担的感觉还不错,以前总觉得非拿奖不可,现在才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轻松,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林溪想起他之前在图书馆看的心理学书,想起他笔记本上“家庭沟通”的批注,突然觉得这个总是冷静自持的学霸,正在悄悄变得柔软,像被冬日阳光融化的冰雕,露出里面温柔的质地。“你现在看起来状态很好,比之前轻松多了。”林溪真心实意地说,“上次你推荐的心理学案例,我妹妹说很有用,她现在和我爸妈沟通顺畅多了。”
江翊的嘴角弯起浅浅的弧度,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涟漪:“能帮到你就好。”他顿了顿,目光越过林溪的肩膀看向操场,陆知行正在那里和同学练投篮,灰色的校服外套在风里轻轻晃动,“听说你们要一起参加寒假的数学补习班?”
“嗯,老班推荐的,说能巩固知识点。”林溪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刚好对上陆知行投来的视线,少年隔着人群冲她咧嘴一笑,阳光落在他的酒窝里,像盛着星星。她慌忙收回目光,耳尖却烫得惊人:“你不参加吗?以你的成绩完全可以当小老师了。”
“我报了心理学兴趣班。”江翊的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兴奋,像孩子谈论心爱的玩具,“在市图书馆每周两次,有专业老师讲课,还能借阅更多专业书籍,比闷头做物理题有意思多了。”他说着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我妈昨天还主动问我上课内容,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看着他眼里闪烁的光芒,林溪突然明白,成长就是学会在别人的期待里,勇敢地选择自己的路。就像江翊在物理竞赛和心理学之间选择了后者,就像她在无数次犹豫后,终于握住了陆知行递来的手,每个人都在这个冬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下午的班会在喧闹的期待中拉开序幕。班主任抱着一摞奖状走进教室时,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平时最调皮的男生都坐得笔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讲台,像等待投喂的小兽。老班清了清嗓子,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班同学,最终落在墙上的日历上:“这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的班会既是总结,也是展望,希望大家寒假里既能玩得开心,也别忘了学习,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奖状颁发环节像场小型颁奖典礼,教室里掌声不断。当念到“进步奖”时,林溪的心跳突然加速,指尖紧张地抠着校服袖口。“林溪同学。”班主任的声音温和而有力,“这学期数学成绩进步显着,从班级中游冲进前十,尤其压轴题的解题能力突飞猛进,值得表扬!”
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林溪走上讲台,接过那张烫金的奖状。下台时,她的目光不自觉地看向陆知行的座位,少年正冲她用力比着加油的手势,嘴角弯起的弧度比奖状上的金边还要耀眼。紧接着,陆知行的名字也被念到,他因为篮球比赛为班级争光,还带动了男生群体的运动热情,获得了“文体积极分子”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