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后的第一个早读课,雪后的阳光格外清亮,像被打磨过的银箔,透过结着薄冰的窗户照进教室,在课桌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霜花融化的水珠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在光斑里折射出细碎的彩虹。林溪刚把陆知行送的贺卡夹进语文课本《雪》那一页,就看见周窈抱着一摞作业本从走廊跑进来,围巾上还沾着没化的雪粒,气喘吁吁地往座位上跑:“快看江翊!他手里拿着个信封,在咱们班门口徘徊五分钟了,脚边的雪都被踩实了!”
林溪顺着周窈的目光望去,果然看见江翊站在教室后门,校服领口拉得高高的,几乎遮住半张脸,只露出双睫毛很长的眼睛,手里捏着个深灰色的信封,信封边角被捏得发皱,像揉过又展平的纸团,边缘还沾着点干燥的银杏叶碎屑。他的脚尖在地面轻轻点着,运动鞋跟蹭得水磨石地面发白,留下浅浅的印记,显然在犹豫要不要进来,睫毛上沾着的雪粒在阳光下闪着细光,像落了层碎钻。
“他该不会是给苏晓晓送贺卡吧?”周窈扒着林溪的胳膊,眼睛瞪得溜圆,手指都在微微发抖,“平安夜他就送了苹果,黑色袋子里还藏着银杏叶,现在肯定是补送贺卡!不过这信封也太朴素了,灰扑扑的,跟他本人一样闷葫芦,连个花纹都没有。”林溪想起江翊平安夜送的黑色苹果袋,麻绳系着的易拉罐拉环闪着光,想起他贺卡上画的银杏叶,叶脉里藏着的“平安”二字,突然觉得这深灰色的信封倒很符合他的风格,像藏在雪地里的石头,沉默却实在,带着自然的温度。
早读课的铃声快响时,江翊突然快步走进教室,像阵风似的掠过过道,校服下摆扫过同学的课桌,把信封往苏晓晓的桌角一放,转身就走,动作快得像怕被抓住,连带着碰掉了苏晓晓桌角的橡皮,滚到过道中间。苏晓晓正低头整理物理笔记,红笔在错题旁画着波浪线,被这突然的动静吓了一跳,笔尖在纸上划出长长的斜线,抬头时只看见江翊的背影消失在后门,校服后襟还沾着片干枯的银杏叶,显然是从操场边的银杏树下蹭到的。
“快看看!”周窈比苏晓晓还激动,半个身子都探过课桌,凑到桌角盯着信封看,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这信封上连个图案都没有,也没贴邮票,收件人名字都没写一个,江翊也太低调了吧?简直是贺卡界的清流,不,是寒流!”苏晓晓拿起信封,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信封是最普通的牛皮纸材质,边缘裁得不太整齐,有几处还带着毛边,显然是自己用剪刀剪的,背面用透明胶带贴了道缝,胶带边缘都起了翘,防止卡片掉出来,透着笨拙的认真。
信封刚拆开一半,就有张对折的卡片滑出来,“啪嗒”落在摊开的物理练习册上,刚好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上。卡片是浅灰色的,和信封一个颜色,纸质厚厚的有点硬,边缘还能看到笔记本的装订线痕迹,不像商店买的成品贺卡,更像从厚壳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页,纸纹里还嵌着细小的纤维。周窈刚想伸手去拿,上课铃突然响了,李老师抱着教案走进来,高跟鞋在地面敲出清脆的响声,两人慌忙坐直身体,把卡片压在练习册下,只露出个小小的角,像藏着个甜蜜的秘密。
第一节课是物理,王老师在讲台上推导运动公式,粉笔灰在阳光里飘成细小的星点,落在他的教案本上。苏晓晓的心思却总飘向练习册下的卡片,她能感觉到卡片的边角硌着指尖,像藏着个小小的秘密在发烫。眼角的余光里,江翊的座位在斜后方第四排,他正低头盯着笔记本,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却始终没翻过页,笔记本的边缘都被手指捻得起了卷,显然也在走神,耳朵尖红得像被阳光晒透的草莓。
林溪注意到,江翊的手指在笔帽上反复摩挲,笔帽是深蓝色的,上面的漆都被磨掉了块,露出银色的金属底,反射着窗外的阳光。她想起平安夜江翊送的苹果,包装纸上用麻绳系着的易拉罐拉环,想起他贺卡上那句“比物理公式还让人难忘”,突然觉得这个总是沉默的男生,把心事都藏在了这些细微的动作里,像把所有的话都写在了草稿纸上,却从不说出口。
下课铃一响,周窈就迫不及待地拽着苏晓晓往走廊跑,林溪跟在后面,看见江翊的座位空了,笔记本摊开着,上面画着道完整的运动轨迹图,抛物线的终点处画着个小小的音符,像藏着没说出口的话,音符旁边还标着个小小的箭头,指向窗外的操场。走廊尽头的窗户边,寒风卷着雪粒打在玻璃上,苏晓晓终于把卡片完全展开,浅灰色的纸页上,只有一行用黑色水笔写的字:“加油”。
字迹很工整,横平竖直,笔画却带着点用力过度的痕迹,“加”字的竖钩拉出长长的尾巴,像要延伸到纸页外,“油”字的三点水像三颗小小的水滴,落在纸面微微晕开,形成浅灰色的印记,显然写的时候笔尖蘸了太多墨水,在纸上停顿了很久。卡片上没有图案,没有署名,甚至没有日期,但苏晓晓一眼就认出是江翊的字迹,和他作业本上的签名一模一样,连“加”字最后一笔的小勾都分毫不差,带着他独有的书写习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