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解析太子,谏醒诸臣

楚宇抽完这根烟后,看向前方的大臣,“诸位,有什么想问的吗?”

群臣纷纷看向李世民,李世民扶额,摆了摆手。

当即,就有人站起身了,楚宇一看,果然是那个魏喷子。

“郑国公,你想问什么?”

“广陵王,臣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是晋王殿下即位?太子殿下呢?”

“这还用问,当然是死了啊。”

李承乾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在衣袖里的拳头紧紧握住,微微偏过身看了眼李世民。

父皇,是你吗?

不止李承乾,许多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世民。

毕竟在他们心里,能让太子死了的,除了皇帝动手,其他方法倒是成功率不高。

李世民黑着脸,沉声道,“都看朕干什么!朕怎么可能会杀死亲儿子!”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就感觉不对劲了。

他连亲大哥李建成和亲弟弟李元吉都杀了......

“广陵王,还请告知太子殿下身死的原因。”,魏征说道。

“这个事就有的说了。”,楚宇转头对李世民道,“陛下,我待会会提到一些禁忌之事...”

“广陵王尽管言之,朕赦你无罪。”,李世民颔首道。

“首先,要从贞观十年,皇后去世说起——”

闻言,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纷纷看向自己的母亲,皆是震惊不已。

如今是贞观八年,那他们母亲岂不是就剩下两年的寿命?!

见有人面露焦虑,楚宇提醒道,“你们放心,之前皇后和公主消失的半年多就是去了后世治疗,两人的气疾已经得到了控制,不会再危及生命。”

李承乾等人顿时松了口气,他们就说为什么母后和丽质消失了这么久。

“敢问广陵王,臣等...也能去后世治病吗?”,有人提到。

毕竟,在他们眼里,皇后的不治之症连神医孙思邈都难以下手,而楚宇那的后世居然能做到治疗!

楚宇挑眉,这么多人?看来回去得把那家医院买下来了。

不过楚宇还是回头看了眼李世民,后者点头道,“若非病到无法在大唐治疗的,上书于朕,就可以去后世。”

“谢陛下!谢广陵王!”

“咳咳,说回李承乾,第一个原因就在于陛下你——”

李世民下意识指了指自己,“与朕何干?”

“陛下你可是当爹的,你以玄武门之变夺权,因此对继承人的期望极高,希望太子李承乾兼具文治武功、德行出众。不仅给李承乾配备房玄龄、魏征等重臣当老师,还频繁督促其学习政务。这种高压环境让李承乾长期处于被审视的状态,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

听到楚宇提起玄武门之事,群臣都以为李世民会大发雷霆,不曾想李世民并没有动作,看样子一直在认真聆听。

“嫡长子继承制的沉重包袱,李承乾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但现在是唐朝建立初期,皇权继承尚未稳定。李承乾既要符合陛下你心中的储君人选,又要时刻防范兄弟竞争,心理压力能不大嘛。”

楚宇的话引起了李承乾的心**鸣,哪怕如今还没有到那种程度,不过也有了些许苗头。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盖了个房子,太子詹室于志宁上书批评李承乾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书批评他,还将他比作秦二世。另一个老师孔颖达更是重量级,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李承乾的乳母劝说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不小了,不能总是当面批评指责。孔颖达却表示他这样做是死无所恨。至于还有一个张玄素,此人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言语急切恨不得让李承乾都要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越是逼迫,李承乾的逆反心理就越严重。”

楚宇扫了眼群臣,“刚才我点到名的三人有谁在这吗?”

有两人起身,朝楚宇拜道,“臣孔颖达(张玄素),拜见广陵王——”

“二位,有觉得自己那样做是对的吗?”

孔颖达淡淡道,“恕臣直言,臣并没有觉得那样做是错的,

楚宇轻笑一声,“二位自认无错,可太子也是人,是人有会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非木偶那样任人摆布。你们一味的批评指责,不考虑他的感受,这与将他逼入绝境何异?”

孔颖达和张玄素刚要反驳,楚宇又道,“你们看如今的太子,听了我说的心中一定是有所触动。若你们能多些理解和引导,而非强硬的谏言,或许太子也不会走到那般地步。”

二人脸色变的有些苍白,低头不再言语。

“还有,太子身边不缺乏小人怂恿,他们为了私利,给太子出了歪点子,让太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你们身为老师,没能及时察觉并纠正这些问题,这是失职。”

两人拱手一拜,苦笑道,“广陵王教训的是,今后对太子殿下的教导,我等不会再苛刻了。”

两人刚坐下,楚宇就觉得喉咙有些发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