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特地为各位考虑,这章大部分都是历史讲述,有少部分对话,读者们可选择跳过——
就在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人情绪低落时,楚宇突然话锋一转,“不过你们宋朝的皇帝倒是踏入过燕云之地,甚至更北。”
两人眼中重新燃起希望,赵光义忙道,“是不是我大宋军队一直将契丹人驱赶到了辽东?!”
赵匡胤则说道,“既然楚宇你说我大宋没能收复燕云之地,但又踏上过那片土地,难道是被契丹人或女真人打回来了?”
“这个我得留个悬念,先让你们看看北宋的历史。”
听着两人的话,赵光义满头问号,“二哥,这北宋是怎么回事?”
大屏幕出现,嬴政已经自觉的去厨房拿来了啤酒和零食。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恭帝禅让,赵匡胤建立宋朝。赵匡胤依旧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完成了大部分统一。】
【为避免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赵匡胤采用“重文抑武”,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
【公元976年的一天夜晚,赵匡胤邀弟弟赵光义入宫饮酒,次日被人发现暴毙于宫中。这便是“烛影斧声”的故事由来。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享年五十岁,是为宋太祖。】
嬴政呵呵一笑,对赵匡胤道,“老赵,你这弟弟我第一眼看着就不老实,你可得注意咯。”
赵光义有些羞愤,正要辩解,就被赵匡胤抢先开口,“赢兄,楚宇说了这是后人猜测杜撰的野史,我其实是有打算将皇位传给光义的。”
虽然昨天赵光义变相承认了有想要谋害他的心思,但赵匡胤认为这是他们赵家的家事,就亲自替赵光义解释了。
嬴政看向楚宇,楚宇点了点头,他也明白这是赵匡胤不想家丑外扬。
“行吧,那让我看看你这弟弟干的怎么样。”
【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弟弟赵光义继承。赵光义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先是让吴越和清源军纳土归附,之后亲征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看到这,赵光义明显的激动起来,指着屏幕说道,“二哥,你看!是我结束了分裂乱世!我这个皇帝当的不赖吧!”
说最后一句话时,赵光义用挑衅的眼神看了眼嬴政,嬴政懒得理他。
赵匡胤也只是点头,懒得说话。
要不是他南征北战打下的基础,他这个三弟能完成统一吗!
【在赵光义的统治时期,采用治国驭将的策略,让宋朝在崇文抑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两次出兵北伐企图收复丢失的燕云十六州,但都被辽国击败,无功而返。从此宋朝对辽国开始采取防守政策。】
楚宇按下暂停,看向赵匡胤,“赵光义的两次北伐你想看吗?”
赵光义心中升起一丝不安,说道,“二哥,输了的仗就不用看了吧...”
“看——”,赵匡胤沉声道。
楚宇更换视频播放。
【公元979年6月23日,这一年,赵光义刚灭掉北汉,觉得大宋兵锋正盛,想着一鼓作气继续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赵光义率军亲征,一路城镇望风而降,不久后抵达幽州城外。在城外,宋军与辽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互有胜负。】
【因辽军主力尚在后方未到,驻守幽州的辽军兵力不足。宋军围住幽州城,开始攻城。辽国紧急调兵支援幽州,于7月6日抵达幽州城外的高粱河。双方再次激战,宋军初战获胜,击退辽军。可赵光义的战术领先世界数百年,身后的幽州还未攻下,他就带着宋军追击,却中了辽军埋伏,被两翼包抄。多日征战未曾休整过的宋军开始败退,幽州城内的辽军也出城,合围宋军。疲惫的宋军被击溃,四散奔逃。】
【身负箭伤的赵光义在混乱的战场中找到一辆驴车,独自一人驾驶着驴车,一路向南逃跑。赵光义飙车手段确实高超,护送他的军队都追不上,赵光义与大部队失联。宋军战败后,第一个逃回涿州城的居然是皇帝赵光义,但他不敢入城,因为身后辽军追的很快。于是赵光义继续向南,飙到了金台屯才入城。至此,后世人都纷纷将赵光义称之为:高粱河车神!】
看到这,刚拿过嬴政递来的饮料,喝了没几口的赵匡胤差点被呛死。
而主人公赵光义也是躺在地上,面朝地板,以表生无可恋。
两人心中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三弟(我)还真是个“车神”!
【宋军将领们带着残兵逃回到涿州,找不到赵光义,都以为赵光义死在了乱军之中,于是就想要拥立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为皇帝,以此稳定军心,抵挡辽军,但没有成功,赵光义知道后很不高兴。回到开封,赵光义因此次北伐不利,没有给灭北汉一战的功臣封赏。赵德昭便跟赵光义说起这事,赵光义大怒,表示等赵德昭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也不迟。赵德昭被斥责后自刎而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