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龙浒山的道观更显清幽。杨程光看着自家曾孙杨德高白天那得意的小模样,心里是既欣慰又有点犯嘀咕。这小子赢了平行世界的小李慕玄,固然是自身天赋和资源堆砌的结果,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那个小李慕玄……眼光实在太糙,空有璞玉之资,却被这个平行世界相对平庸的师父王耀祖和有限的资源给耽误了。
杨程光很清楚,这个世界的王耀祖实力也就那样,在此界或许能排上号,但跟主世界那种绝顶环绕、资源管够的培养环境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德高这孩子,需要一点真正的挫折来磨掉那份因顺境而可能滋生的骄矜之气。
另一边,老李慕玄跟平行世界的自己“谈心”完毕,溜达回来,正好瞥见杨程光躲在廊柱阴影里,摸着下巴,眼神贼亮地盯着不远处还在生闷气的小李慕玄。老李慕玄嘴角一撇,露出一丝了然于胸的坏笑。他太了解杨程光这老家伙了,这分明是“职业病”又犯了,看见好苗子就心痒难耐,想把自身衣钵,尤其是那身惊世骇俗的倒转八方寻个传人。
杨程光这辈子,不是没教过徒弟。相反,他教过好几个,杨家内部、外姓弟子都有。但说句实在话,那过程……充满了喜剧与无奈。他的倒转八方,早已超越了传统江湖功夫的范畴,深度融合了他年少时在西方打下的坚实物理学基础——力学、电磁学、场论……那些精妙的公式和定律,才是他力场操控达到“制定规则”境界的底层逻辑。
然而,让他教徒弟的时候,问题就来了。让他那些大多“四肢发达、头脑相对简单”的徒弟们,去理解什么“矢量叠加”、“力矩平衡”、“场强梯度”,简直比让他们去跟绝顶高手打一架还痛苦!
杨程光曾试图耐心讲解:“你看,这个地方的力场扭转,要考虑到角动量的守恒,以及……”
徒弟(一脸懵圈):“师……师父,角动量是啥?”
杨程光(扶额):“……就是……唉,你就记住,手腕这么抖一下,同时炁走少阳经!”
徒弟(恍然大悟):“哦!早说嘛!这个我懂!”
结果就是,徒弟们靠着死记硬背经脉运行路线和发力姿势,勉强学到了几分皮毛,也足以在江湖上混成数一数二的高手,但他们的终点,在拜师的那一刻,几乎就已经被限定了。他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杨程光倒转八方的精髓,无法像他那样随心所欲地创造和改变“规则”。这让杨程光时常感到一种“曲高和寡”的寂寞。
此刻,看到这个平行世界的小李慕玄,虽然性子别扭,但那份对力量的敏锐直觉和桀骜不驯之下的灵性,让他再次燃起了希望——这小子,或许能听懂?
老李慕玄冲杨程光挤挤眼,做了个“你请便”的手势,晃晃悠悠地走开了,深藏功与名。
杨程光会意,从阴影中踱步而出,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高深莫测和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坐到了小李慕玄旁边的台阶上。
小李慕玄正烦着呢,感觉到有人靠近,没好气地抬头,一看是杨程光,尤其是对上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此刻却闪烁着“贱兮兮”光芒的眼睛,他顿时警惕起来。这老家伙想干嘛?
杨程光没说话,只是用那双眼睛上下打量着李慕玄,那眼神仿佛在说:“骚年,我看你骨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只是明珠蒙尘,想不想……变得更强?(顺便给我曾孙当个磨刀石)”
小李慕玄是人精,年纪虽小,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他瞬间就明白了杨程光的意图——这老家伙想利用自己!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何尝不是想利用这老家伙?大家各取所需,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里那套虚头巴脑的?他直接开门见山,语气硬邦邦地:“老前辈,有何指教?直说吧。”
杨程光就喜欢这种不绕弯子的(虽然动机不那么纯粹)。他嘿嘿一笑,也不再废话,直接切入主题:“指教谈不上,就是看你今天用那倒转八方,跟小孩子抡王八拳似的,漏洞百出,实在辣眼睛。”
小李慕玄脸色一黑,就想反驳。
杨程光却不给他机会,继续道:“你是不是觉得,很多精妙变化,是因为年龄不到,修为不够,所以王耀祖没教你,或者你使不出来?”
小李慕玄哼了一声,算是默认,这正是王耀祖常用来打发他的说辞。
“放屁!”杨程光毫不客气地啐了一口,“年龄不到有年龄不到的用法!一棵树苗长不成参天大树,难道就不能修剪枝叶、盘扎造型了?死跟在一条路上,等到‘年龄到了’,你的思维也僵化了,路子也走窄了!功夫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小李慕玄脑海中炸响!他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等待水到渠成。从未有人告诉过他,可以在现有的框架内,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去实现更精妙的效果!“不能死跟在一条路上”!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