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外的喧嚣与期盼,如同实质般透过简陋的篱墙传递进来。苏婉站在院中,看着面前仅剩不多的几份“试验品”粉末,心潮起伏。成功了,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她可以点石成金,却无法在短时间内点化一座矿山。废料虽多,但鉴别、处理、转化,每一步都耗费她巨大的心神与时间。靠她一个人,根本无法满足外面那无数双渴望的眼睛。
“必须改变方式。”苏婉深吸一口气,压下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亢奋。她需要的不是一个等待救济的群体,而是一个能够运转起来的体系。
她将张禾、王师弟、何家兄弟,以及后来主动帮忙、性格沉稳的器堂弟子李铁,还有那位因她灵膳而受益、修为突破后主动前来护持的剑修封尘,都召集到了小院内。
几人围坐,目光都聚焦在苏婉身上。他们见证了奇迹的发生,此刻对苏婉的信服已达顶点。
“诸位师兄师弟,”苏婉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废料利用’之路已通,但前路漫漫,非我一人之力可及。”
她环视众人,继续道:“丹堂势大,根深蒂固。我们若想真正拥有立足之地,不能仅靠我一人埋头研究,更需要大家的力量。”
张禾率先开口,语气激动:“苏师妹,你说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 其他人纷纷点头,连一向冷峻少言的封尘也微微颔首。
苏婉取出一枚空白的玉简,以神识在其中勾勒。
“首先,是‘源’。”她边刻录边解释,“我们需要一个稳定、大量的废料来源。不能只靠大家零散收集。王师弟,你人脉广,能否尝试与宗门内处理各类废弃物的执役弟子接触?哪怕用我们仅有的灵石,或者承诺未来以成品优先供应权,建立长期的废料收购渠道?不需要珍贵之物,只要是名录上标注的、被判定为无用的,我们都要。”
王师弟眼睛一亮,拍着胸脯:“包在我身上!那些执役弟子平日不受重视,若能得些好处,必不会推辞!”
“其次,是‘分’。”苏婉看向细心的何家兄弟与李铁,“收来的废料必然庞杂混乱,需要初步分拣。我会将我已验证过的几种废料的详细外观、气味、特性刻录成册。你们负责带领愿意参与的低阶弟子,进行第一步筛选,将有可能有用的材料区分出来。这一步不需要灵力,只需耐心和仔细。”
何大何二与李铁郑重点头:“明白,我们会组织好人手。”
“然后,是‘研’与‘制’。”苏婉看向张禾和封尘,“最核心的处理和转化,由我负责。但前期的一些基础处理,比如研磨、浸泡、初步的灵力安抚,可以分担出来。张师兄,你修为较高,对灵力控制尚可,可以协助我进行一些重复性的、低风险的初步加工。封师兄,你剑气凌厉,感知敏锐,或许可以帮忙处理一些蕴含顽固杂气或需要精细切割的材料。”
张禾满脸荣幸,连连称是。封尘则只是简单吐出一个字:“可。”
“最后,是‘用’。”苏婉沉声道,“成品出来后,如何分配?我们不能像丹堂一样待价而沽。我的想法是——‘贡献置换’。”
她详细解释道:“参与废料收集、分拣、基础处理的弟子,根据其付出,记录‘贡献点’。未来兑换成品灵膳或粉末时,优先权和高兑换额度,向贡献点高者倾斜。甚至,我们可以用贡献点,向所有弟子征集他们发现的、疑似有用的‘废料’信息,或者他们自身修炼遇到的、需要灵膳辅助的难题。集思广益,方能长久。”
这个方案,将单纯的施予,变成了一个可持续的、内部循环的微型生态。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付出劳动,获得回报,并且共同推动这个体系向前发展。
众人听完,眼中都绽放出光彩。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源,更是在亲手创造一种新的可能!
“此法大善!”张禾抚掌赞叹,“如此,我们便不再是散沙一盘了!”
计划既定,众人雷厉风行,立刻行动起来。
王师弟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和苏婉如今的名声,很快与几位负责垃圾清运、药渣处理、矿渣堆积场的执役弟子搭上了线。起初对方还将信将疑,但当王师弟拿出少量灵石预付,并承诺“苏师姐研发出对应成品后优先供应”时,利益驱动下,协议很快达成。一条条不起眼的“废料”供应链,开始悄然向经阁丙区汇聚。
何家兄弟和李铁则在自愿报名的低阶弟子中,挑选了十数名手脚麻利、心思灵巧的,在苏婉划出的特定区域,开始了浩大的分拣工程。他们对照着苏婉给出的“图鉴”,将堆积如山的废弃物一一分类,虽然辛苦,但每个人眼中都充满希望。
张禾和封尘则开始接触那些初步分拣出来的、有价值的“废料”,按照苏婉指导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张禾小心翼翼地用灵力温养那些枯萎草根,封尘则以精妙的剑气,剥离雷击木上焦黑无用的部分,取出最核心的那一缕生机木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