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城的校场上,晨雾还未散尽,五万大军已列成整齐的方阵。陈武与秦峰身着玄甲,站在队伍最前方,手中的长刀斜指地面,刀刃在晨光下泛着冷光。叶尘骑着战马,绕着方阵缓缓而行,声音透过薄雾,清晰地传到每个士兵耳中:“十日之后,韩文的五万大军就会抵达青州。他们是朝廷的爪牙,是来镇压我们、欺压百姓的——但我们不怕!我们有青州的民心,有各州府的支援,还有信王旧部的热血!只要我们守住城门,就能挫败朝廷的阴谋,就能让青州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守住青州!守住家园!”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晨雾都散了几分。秦峰拔出长刀,指向东方:“兄弟们,当年我们跟着信王征战沙场,就是为了守护百姓!现在,朝廷的大军来了,我们就算拼了命,也要守住青州——为了信王,为了百姓,为了我们自己!”
呐喊声再次响起,连校场旁围观的百姓都跟着鼓掌。叶尘勒住马缰,对陈武与秦峰点头:“东门与南门就交给你们了。记住,韩文谨慎,不会贸然强攻,你们要稳住阵脚,别中了他的诱敌之计。”
“放心,九少爷!”陈武与秦峰齐声应道,转身带领大军朝着东西两门而去。
与此同时,老鬼正带着一万士兵,在府城北门集结。士兵们背着干粮与水囊,腰间别着短刀,不少人还扛着捆好的丝绸与沉甸甸的金锭——那是叶尘准备用来应对蛮族的“筹码”。老鬼翻身上马,看了一眼身后的士兵,沉声道:“我们要去雁门关,挡住蛮族的进攻。那些蛮子贪财,但也凶悍,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别跟他们硬拼,先稳住,等后方支援。”
士兵们齐声应和,跟着老鬼的身影,朝着北境的方向疾驰而去。
城门口,王虎与张龙正指挥士兵埋设陷阱。深坑被伪装成平整的路面,上面铺着干草与浮土,坑底布满了削尖的木桩;路边的密林中,士兵们架起了连环弩,箭尖涂着见血封喉的毒药——这是为赵景浩的精锐准备的“大礼”。张龙擦了擦额头的汗,对王虎道:“赵景浩的人都是精锐,肯定会探查路况,这些陷阱未必能瞒过他们。”
王虎蹲下身,用土把陷阱边缘的痕迹抹平:“瞒不过也没关系,至少能让他们知道,我们早有防备。另外,我派了十个斥候,伪装成猎户,在城外十里内巡逻,只要他们一靠近,我们就能收到消息。”
张龙点头,抬头望向远处的山林——那里静悄悄的,却藏着看不见的凶险。
府衙的议事厅内,周明正对着一堆账簿发愁。各州府的粮草陆续送到,却比预期少了三成——登州的粮仓被暴雨冲塌了一角,损失了五千石粟米;莱州的运粮队在路上遇到了溃散的朝廷残兵,被抢走了两马车干粮。他看着账簿上的数字,眉头紧锁:“叶公子,按现在的粮草数量,最多只能支撑大军一个月——要是战事拖得太久,我们会断粮的。”
叶尘接过账簿,指尖扫过“登州”“莱州”两个地名,沉吟片刻:“登州的粮仓塌了,就让他们把存粮的一半先运来;莱州被抢了干粮,让周明从兖州府调两马车补上。另外,你派人去府城的商户那里,高价收购粮食——就说战后双倍奉还,让他们放心把粮食卖给我们。”
周明眼睛一亮:“好主意!青州府城的商户大多支持我们,肯定愿意卖粮!我这就去办!”
周明刚走,柳若璃就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用火漆封口的密信:“九弟,暗探传来消息,韩文的大军已经到了青州府城东三十里的落马坡,正在扎营。另外,他派了使者去兖州府,想说服周明的副将反水——使者已经被周明的人扣下了。”
“哦?”叶尘接过密信,拆开一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韩文倒是会耍手段。周明的副将是他的老部下,难怪他会打这个主意。”他抬头对柳若璃道,“让周明把那个使者押到府城来——我要亲自会会他,看看韩文还有什么阴谋。”
柳若璃点头:“我已经让人去通知周明了。另外,北境的暗探也传来消息,蛮族的首领正在雁门关外徘徊,没有立刻进攻——看样子,他们是在等皇帝的黄金和丝绸。”
“等就好。”叶尘道,“老鬼带着金锭和丝绸,应该快到雁门关了。让暗探继续盯着蛮族,一旦他们有动静,立刻回报。”
午后,周明亲自押着使者来到府衙。使者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穿着朝廷的武官服饰,却满脸谄媚。见到叶尘,他立刻跪下行礼:“小人参见叶公子!小人是韩将军的部下,是来给叶公子送信的——韩将军说了,只要叶公子愿意归顺朝廷,他愿意在皇上面前为叶公子求情,保叶公子一世荣华富贵!”
叶尘坐在主位上,看着使者谄媚的脸,声音冰冷:“韩文让你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使者连忙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这是韩将军给叶公子的信,里面写得很清楚——只要叶公子归顺,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封王封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