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岁末联动固根基,新年展望启新程

一、辰时工坊备新械,岁末冲刺保供应

十二月二十辰时,登州工坊的炉火映红了半边天,工匠们正忙着赶制今年的最后一批机械——十辆货车的车架已成型,管机动车械的七哥正指挥匠人给车架刷防锈漆:“这漆干透要一天,明天务必装上车轮和发动机,苏州商队急着用,年前要把丝绸运到蓬莱。”

旁边的“农械区”里,五台新改良的“施肥机”正在调试,这是用摩托车发动机改装的,能精准控制肥料用量,还能根据农田地形调整喷洒角度。管农务的四哥拿着总系统发来的“农械优化报告”,对匠人说:“按这个报告,把出料口再调窄一点,江南稻田土湿,肥料不能太浓,不然烧苗。”

而在工坊的最里侧,管战舰的二哥正盯着“小型发电船”的图纸,这是为西北偏远村落设计的,用小型神威舰的船体,装着煤矿驱动的发电机,能给村里供电照明。“年底前要造好一艘试航,”二哥对工匠们说,“西北冬季长,没电力,流动医车夜里出诊都不方便,发电船要赶在明年春耕前投入使用。”

辰时末,工坊里的机械零件敲击声、工匠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要在岁末完成这最后一轮生产,为中原的民生运输、农务、医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午时各州传佳绩,民生账本添新篇

午时的中枢坊,陈禾、苏瑾、陆明围坐在总系统的“民生账本”沙盘前,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木牌标记着各州的民生数据——江南的冬麦播种面积突破百万亩,靠着播种机和施肥机,预计明年夏粮增产四成;青州的流动医车累计诊疗百姓五千余人次,风寒、冻伤患者比去年同期减少六成,医讯点的药材库存充足,都是货车按时运送的功劳。

陆明拿着账本,兴奋地说:“今年机械运输帮各州节省了三成运输成本,商队的丝绸、瓷器销量涨了两成,因为运输快、损耗小,利润比去年多了十万两银子,这些银子都能投到明年的民生建设里。”苏瑾接着汇报:“医讯方面,流动医车和医讯点联动,偏远地区的就医率提升了五成,百姓对医官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很多人主动来打预防疫苗了。”

陈禾看着沙盘上闪烁的“民生亮点”标记,点头道:“这一年,机械从救灾护商,到深入农务、医讯,各州的民生账本越来越厚,这都是总系统规划和大家努力的结果。咱们把这些数据整理好,年前发给各州府,让百姓都知道,天下同的路,越走越稳。”

三、未时海疆年货航,通商盛景迎新年

未时的蓬莱港,三艘挂着“新年年货”旗号的商船缓缓靠岸,船上满载着中原的年货——丝绸做的新衣、景德镇的瓷器、登州工坊造的小型取暖炉,还有苏州的糕点、青州的美酒。货车早已在码头等候,一箱箱年货被快速搬上车,运往蓬莱的集市。

商队首领赵海站在船头,看着热闹的码头,笑着对蓬莱商会管事说:“今年用神威舰护航,年货船十天就到了,比去年快了五天,路上还安全,蓬莱百姓能早早买到中原的好东西过年。”管事看着货车上的年货,眼睛眯成了缝:“中原的年货在蓬莱可抢手了!这取暖炉,一摆出来就被抢光,百姓都说比以前的炭火好用,明年你们多运些!”

码头上,几个蓬莱孩子围着一辆货车,好奇地摸着车厢上的“天下同”标志,用蓬莱话嘟囔着:“中原的铁车,好东西!”旁边的大人笑着说:“这铁车运的年货又多又快,以后咱们蓬莱的日子,也能像中原一样红火!”未时末,年货车驶向蓬莱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欢声笑语,为新年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四、申时漠北贺新年,机械送暖情更浓

申时的漠北,草原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银光,部落里却热闹非凡——登州工坊送来的摩托车队,载着中原的新年礼物到了。除了棉衣、粮食,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糖果、彩纸。

巴特尔首领站在部落门口,看着摩托车上的礼物,眼眶泛红:“中原的大人年年想着咱们,以前过年,最怕缺衣少食,现在有这些礼物,还有流动医车常来,日子越过越好了。”医官小李从车上搬下药材和保暖物资,对部落里的老人说:“这些冻疮膏、感冒药,你们备着,冬天要是不舒服,随时找医车。”

孩子们早就围了上来,抢着要糖果,小李笑着把糖果分给他们,还教他们用彩纸折灯笼:“过年挂灯笼,来年日子红红火火。”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正跟着登州师傅学修摩托车,师傅一边拆零件一边说:“学会了修摩托,以后运煤炭、接医车都方便,再也不用干着急。”

申时末,漠北的部落里升起炊烟,摩托车的轰鸣声、孩子们的笑声、老人们的谈笑声,和着新年的喜庆,回荡在草原上空,让这个冬日格外温暖。

五、酉时中枢议新岁,天下同途再启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