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新秀砺能担实务,系统授业助成长

一、辰时田埂传新令,陈禾试推轮作计

七月初一辰时,清溪村的田埂上覆着层薄露,陈禾背着半袋新稻种,站在村东的空地上——按系统“定制学习计划”的指引,他要试着在村里推广“稻麦轮作”,这既能让土地休养生息,明年夏粮还能多收两成。

可刚召集农户,就有人犯了嘀咕:“陈禾,咱祖祖辈辈只种稻,哪懂种麦?万一麦没收成,稻也耽误了,咋整?”

陈禾早有准备,抬手点开子系统,调出“轮作演示图”:“大伙看,系统说了,早稻收完种冬麦,麦秆翻进地里能当肥料,来年种稻不用多撒草木灰;而且系统给的麦种是‘耐寒早熟种’,三个月就能收,不耽误下一季稻。”说着,他从袋里倒出麦种,“这是系统调配的良种,衙役刚送过来,试种的二十亩地,系统还派了农务顾问来教咱们种!”

农户们还是犹豫,李老汉站出来说:“俺信陈禾!上次涝灾,他帮着改撒灰的法子,稻子长得比别家好;再说系统都给了方案,还有顾问教,咱就试试!”

有了李老汉带头,十五户农户报了名。陈禾按着系统的“轮作时间表”,给每户分了麦种,标好“播种深度三寸、行距一尺”的标准,还建了“轮作互助群”——谁种麦时缺人手,在系统上喊一声,大伙就来帮忙。看着农户们扛着麦种往地里走,陈禾的子系统弹出提示:【稻麦轮作试点启动成功,完成“初级农务推广”任务,解锁“土壤肥力监测”技能】。

二、午时工坊攻坚难,林石巧改蒸汽机

午时的登州农具工坊,蒸汽机车的轰鸣声震得梁上落灰——赵铁山正对着老蒸汽机发愁,这机子烧煤太费,跑十里地就要加两次煤,根本没法用于长途运输。

“师傅,俺看系统上的‘余热回收图纸’,或许能在烟囱上加个‘预热管’!”林石抱着块铁皮跑过来,手里的系统界面亮着草图,“让烟囱里的热气先过预热管,把水箱里的水提前加热,这样蒸汽机启动快,还能省三成煤!”

赵铁山盯着图纸看了半晌,让工匠按林石说的改。两个时辰后,改良的蒸汽机启动了——烟囱上缠着圈铜管,水箱里的水被热气烘得微微发烫,机子转起来比以前快了不少,烧煤的速度果然慢了。

“你小子,真是把系统上的图纸吃透了!”赵铁山拍着林石的肩,指着系统新推送的“任务”,“系统让咱们试做‘小型蒸汽机’,给农户的灌溉水车用,你接着牵头改!”

林石立刻点开系统的“小型机图纸库”,手指在虚空中划动:“师傅您看,把气缸改小一半,再加个脚踏启动装置,农户不用烧煤,踩踏板就能带动水车……”工坊里的工匠围着他,听着他结合系统知识的讲解,眼里满是佩服——这半个月,林石靠着系统的“工艺进阶课”,已经能独立设计小零件了。

三、未时医馆接诊忙,苏瑾善用系统诊

未时的苏州府县医馆,挤满了灾后闹肚子的农户。陈郎中忙着给重症患者诊脉,苏瑾在一旁给轻症农户看诊——她面前的案几上摆着系统打印的“灾后腹泻诊疗指南”,手里握着脉枕,动作比半个月前熟练多了。

“王大叔,您这是吃了没煮熟的野菜,寒气入腹。”苏瑾搭着脉,点开子系统的“药方生成器”,输入“腹泻、畏寒、无发热”的症状,系统立刻弹出方子:“生姜三钱、白术五钱、炙甘草二钱,熬水喝三天,每天两顿,系统还说您要少喝生水,多吃热粥。”

王大叔接过药方,有点不放心:“瑾丫头,这方子准吗?”

“您放心,系统的药方是太医院审定的,昨天张阿婆也是这症状,喝了两副就好了。”苏瑾指着系统上的“病例库”,里面记着张阿婆的诊疗记录,“您要是喝了药没好转,随时来,系统能连线州府医官远程看诊。”

正说着,有个孩童发烧哭闹,苏瑾连忙用系统的“体温监测功能”——对着孩童额头一扫,系统就显示“体温三十八度五,疑似风寒”。她按系统提示,取来薄荷水给孩童擦额头降温,又开了温和的退烧药,还在系统上给孩童母亲发了“护理提醒”:“每两个时辰测次体温,要是超过三十九度,立刻来医馆。”

陈郎中看在眼里,悄悄在系统的“人才档案”里给苏瑾添了句:“可独立诊治轻症,善用系统辅助诊疗,可带教新学徒。”

四、申时钱庄遇难题,陆明巧解信用关

申时的苏州府钱庄,柜台前围着个愁眉苦脸的货郎——他想贷五十两银子进秋货,可系统显示他的信用分只有七十九分,不够贷款门槛。

“俺去年欠的三两银子,上月刚还完,咋还不够分?”货郎急得直搓手。

小吏正要解释,陆明走了过来,点开系统的“信用分明细”:“大叔,您的信用分里,‘经营稳定性’只得了十五分——您每月的流水忽多忽少,系统觉得您的生意风险高;不过您看,系统说‘要是能提供未来三个月的进货计划’,就能加五分,凑够八十四分,再补缴去年欠银的利息,就能到八十五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