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西行谈判,以利共赢打动可汗

腊月的西域,寒风如刀,刮过茫茫戈壁,卷起漫天黄沙。一支由两千名禁军组成的队伍正沿着古丝绸之路缓缓西行,马蹄踏在碎石遍布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李逸身着轻便的铠甲,外罩一件黑色披风,披风下摆早已被风沙染成了土黄色。他勒住缰绳,抬头望向远处 —— 地平线上,隐约可见连绵的雪山,那是天山的余脉,过了雪山,便是回纥部落的驻地。

“李兄,前面就是博格达山了,翻过这座山,再走两日,就能到回纥的牙帐。” 程处默策马来到李逸身边,他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神采奕奕。此次西行,他们已走了近一个月,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穿越莫贺延碛这片 “死亡之海”,一路上,缺水、风沙、严寒,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意志。

李逸点点头,目光扫过身后的队伍。禁军士兵们虽个个面带风霜,却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列,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队伍中,还夹杂着几辆马车,里面装着国书、礼品,以及 “逸品犁” 与肥皂的样品 —— 这些,是他说服回纥可汗的关键。

“让兄弟们加快脚步,争取在日落前翻过博格达山,山那边有一处水源,我们可以在那里扎营休整。” 李逸对程处默说道。

“好!” 程处默勒转马头,高声下令:“全军加速前进,日落前务必抵达山后水源地!”

士兵们齐声应和,队伍的速度明显加快。夕阳西下时,他们终于翻过了博格达山,山后的景象豁然开朗 —— 一片开阔的草原上,一条蜿蜒的河流静静流淌,河水清澈见底,岸边长满了枯黄的野草。

“终于有水了!” 士兵们欢呼着,纷纷下马,奔向河边。程处默安排士兵们搭建帐篷、生火做饭,李逸则走到河边,弯腰掬起一捧河水,冰凉的河水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他抬头望向草原深处,心中不禁想起苏瑶 —— 出发前,苏瑶特意为他准备了御寒的棉衣和治疗风寒的药材,还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如今,他离回纥的牙帐越来越近,只盼能早日达成合作,不负苏瑶的牵挂,也不负唐太宗的信任。

两日后,李逸与程处默率领队伍,终于抵达了回纥的牙帐所在地 —— 鄂尔浑河流域的草原。远远望去,无数顶白色的帐篷如同盛开在草原上的蘑菇,帐篷之间,牛羊成群,牧民们骑着马,挥舞着马鞭,高声唱着悠扬的牧歌。

“大唐使者到 ——” 随着一声响亮的呼喊,回纥可汗吐迷度率领部落长老们,骑着高头大马,亲自前来迎接。吐迷度年约四十,身材高大魁梧,身着一件镶金边的蓝色皮袍,头戴狐皮帽,脸上带着几分威严,眼神却十分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

“大唐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吐迷度翻身下马,用略显生硬的汉话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客气,却也难掩审视之意。

李逸与程处默也翻身下马,李逸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可汗客气了。我乃大唐西域商路联合使李逸,这位是禁军郎将程处默。奉我大唐皇帝陛下之命,特来与可汗商议合作之事,还望可汗多多关照。”

吐迷度微微点头,侧身做出邀请的手势:“使者远道而来,一路劳顿,先随我入帐歇息,待用过晚宴,咱们再详谈。”

李逸与程处默跟随吐迷度,走进了位于草原中央的一座巨大帐篷。帐篷内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四周悬挂着色彩鲜艳的挂毯,上面绣着草原风光与牛羊图案。帐篷中央,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木桌,桌上早已摆满了食物:烤全羊、手抓肉、奶酪、奶酒,香气扑鼻。

晚宴上,吐迷度与部落长老们频频向李逸、程处默敬酒,询问大唐的风土人情。李逸一一应答,言语间既展现了大唐的繁荣昌盛,又不失谦逊,让吐迷度与长老们对大唐的印象好了几分。

晚宴过后,侍从们撤下食物,换上茶水。吐迷度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李使者,如今西突厥在西域横行霸道,阻断商路,掠夺牧民,我回纥深受其害。不知大唐此次派使者前来,究竟有何打算?”

李逸知道,谈判的关键时刻到了。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地说:“可汗,实不相瞒,西突厥不仅危害贵部落,对我大唐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自商路中断以来,我大唐长安的西域香料价格暴涨四倍,丝绸、茶叶无法运往西域,数千工匠面临失业,国库商税收入大幅减少。我大唐皇帝陛下心系商路安危与两国百姓,特命我前来,与可汗商讨合作抗击西突厥之事,以期恢复商路,让两国百姓重新过上安稳日子。”

吐迷度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他身旁的大长老阿古拉立刻说道:“使者此言差矣!西突厥兵力强盛,骁勇善战,我回纥与他们作战,已损耗不少兵力与牛羊。若与大唐合作,我回纥还需投入更多兵力,到时候,我们的损失谁来弥补?大唐又能给我们什么实际好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唐朝当财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