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号” 星舰停泊在回音秘境的能量晶体平原上,淡银雾霭在舰体周围缓缓流转,核心区域的古文明遗迹上空,那股奇异波动正以 1.8 赫兹的稳定频率 “呼吸” 着 —— 苏御团队没有急于返回初始核心,而是决定停留三日,深入探索这股 “宇宙之心前兆能量” 的奥秘。毕竟,对这股力量的初步掌控,将是未来安全抵达宇宙之心的关键。
清晨的第一缕双色天光(银与金)洒向遗迹时,阿泽已在遗迹旁搭建起临时监测站。他的多元能量检测仪连接着三根 “波动感应针”,针尖插入能量晶体层,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波动的三维能量流图谱:“苏御老师,波动的能量流有‘分层结构’—— 表层是我们之前接触的‘净化层’,中层是‘同步层’,深层还有一层未解析的‘本源层’,本源层的频率变化更复杂,像是在传递某种编码信息。”
阿岩蹲在遗迹中央的石碑旁,抗变异共生草的藤蔓已缠绕上石碑的符文,银色花朵随着波动开合,草叶上的能量纹路与石碑符文逐渐重合:“草叶能‘翻译’部分波动信息!你看,这些纹路的变化对应着‘安全阈值’—— 当波动强度低于 0.8 赫兹时,适合吸收;高于 2.2 赫兹时,会出现能量反噬。”
小雅则捧着萧嫣的笔记,在遗迹的石壁上发现了新的刻痕 —— 那是一组残缺的 “共振仪式” 图谱,画着古文明守护者围坐在能量池旁,双手结出特定印记,与空中的波动形成共鸣:“萧嫣阿姨的笔记里有补充!她说‘共振非强行掌控,乃顺其节奏,与之为友’,这组仪式应该是古文明用来同步波动的方法,只是缺少了关键的‘印记顺序’。”
为摸清波动的完整规律,团队分成两组展开工作:
数据组(阿泽 小雅):阿泽用改良后的 “频率捕捉仪” 记录波动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发现它会随秘境的双色天光强弱调整强度 —— 天光最亮时(正午)波动最强(2.0 赫兹),最暗时(深夜)最弱(1.5 赫兹),呈完美的 “昼夜周期”;小雅则对比仪式图谱与笔记,推测出缺失的印记可能与 “星核之眼符文” 有关,因为石壁刻痕的角落,隐约有星核之眼的轮廓。
感知组(苏御 阿岩):苏御坐在能量晶体层上,释放多元共鸣能量,尝试与波动的不同层级建立连接 —— 表层净化层的能量温顺,能轻松融入体内;中层同步层则需要调整自身能量节奏,否则会出现轻微排斥;深层本源层则像 “紧闭的门”,只能感知到模糊的能量流,无法深入;阿岩则让共生草的藤蔓延伸至遗迹旁的 “微型能量池”(波动核心的能量汇聚处),草叶反馈的信息显示,池中的能量纯度是表层的五倍,且含有 “宇宙之心的碎片信号”。
“波动的规律很清晰,” 苏御睁开眼,掌心泛着与波动同步的淡银光,“它像一个有生命的‘能量生命体’,有自己的节奏和阈值,强行掌控只会引发反噬 —— 古文明的‘共振仪式’,本质是找到与它‘对话’的方式,而不是‘命令’它。”
阿泽的屏幕上突然弹出一条关键数据:“发现了!波动的本源层频率,与我们在绿穹星记录的宇宙之心影像频率,有 87% 的相似度!这说明本源层直接连接着宇宙之心,要是能解析它的编码信息,说不定能提前知道宇宙之心的能量特性!”
这一发现让团队兴奋不已 —— 探索这股波动,不仅是为了掌控,更是为了提前 “对话” 宇宙之心,降低后续探索的风险。
正午时分,当波动强度达到 2.0 赫兹的安全峰值时,团队决定进行首次接触尝试。按照小雅推测的仪式框架,苏御站在能量池中央,阿岩、阿泽、小雅围坐在池边,四人分别结出星核之眼的基础印记,试图通过 “四元共生” 与波动建立同步。
苏御率先释放多元共鸣能量,淡金能量刚触碰到能量池的波动,就被瞬间包裹,化作银金双色的能量流 —— 这是成功的信号!他正想引导能量流融入中层同步层,意外突然发生:能量池中的波动毫无征兆地暴涨至 2.5 赫兹,超出了安全阈值,银金能量流瞬间变得狂暴,开始冲击苏御的经脉,他的嘴角溢出一丝血迹。
“快切断连接!” 阿泽大喊,立即启动检测仪的 “能量缓冲程序”,一道淡蓝的水系屏障挡在苏御与能量池之间;阿岩则让共生草的藤蔓快速缠绕苏御的手臂,用草叶吸收狂暴的能量;小雅急中生智,翻到笔记中 “紧急冰混印记”,双手结印,一道湛蓝的冰混能量注入苏御体内,冻结了部分狂暴的能量流。
苏御趁机调整呼吸,按照古文明 “呼吸调频法”(苍玄传授),将自身能量频率强行降至 1.8 赫兹 —— 奇迹发生了,狂暴的波动像是听到了 “熟悉的节奏”,逐渐平复,重新回到 2.0 赫兹的安全峰值,银金能量流也恢复了温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