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荣耀回归

长安城南门的朱雀大街上,青石板路被春日的雨水冲刷得发亮。自卯时起,这里就挤满了百姓,他们手中捧着刚摘下的杏花,踮着脚尖望向城门方向,鬓角的银丝与孩童的羊角辫在晨风中交织成流动的画卷。三日前,西南大捷的消息已传入长安 —— 影阁残余势力被彻底肃清,玄冰髓矿脉重归朝廷管控,而带回这一切的,正是他们半月前送别的那支奇特队伍。

“来了!” 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城门处的吊桥缓缓放下,青布马车的车轮碾过桥面的声响由远及近,二十名身着浅色劲装的武学馆弟子紧随其后,他们腰间的种子布袋随着马步轻轻摆动,袋口露出的麦种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的光。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盆被孩童捧着的兰花,此刻正盛开着淡紫色的花朵,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彩虹。

苏御的马车刚行至街心,百姓们便自发让出一条通路,却没有涌上前来,只是将手中的杏花轻轻抛向空中。粉色的花瓣落在车篷上、弟子的肩头、孩童的发间,像一场温柔的雨。有白发老丈对着马车深深作揖,他的儿子曾是虎贲军士兵,去年在北境战役中牺牲;有抱着婴儿的妇人合十祈祷,她家的粮田正位于西南,如今终于能安心耕种。

“陛下,百姓们……” 驾车的柳清韵轻声说,星羽剑斜倚在车辕上,剑穗上的明珠映着窗外的盛景,微微颤动。

苏御掀起车帘一角,掌心的纹路在接触到杏花花瓣的瞬间,泛起温润的玉色。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百姓心中的情绪 —— 不是敬畏,而是发自肺腑的亲近,像溪水汇入江河般自然。“停车。” 他对柳清韵说,“我们步行入城。”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冷轩带着文武百官已在城楼下等候,看到苏御步行走来,连忙上前:“陛下,按礼制当乘龙辇入宫。”

苏御笑着摇头,接过孩童手中的兰花:“礼制是为了彰显秩序,不是为了疏远民心。” 他牵着那名影阁孩童的手,沿着朱雀大街缓步前行,“你看,他们抛的是杏花,不是贡品;盼的是安宁,不是威仪。”

老丈颤巍巍地递来一碗温热的米酒:“陛下,这是咱家自酿的,您尝尝。” 苏御接过陶碗,仰头饮尽,米酒的醇香里混着本源之力的暖意,顺着喉咙流入心脉。“好酒。” 他将碗递还,掌心的纹路无意间扫过老丈的手背,老人多年的风湿疼痛竟瞬间减轻了许多。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长安。当苏御行至西市时,商贩们纷纷搬出摊位上的好物 —— 绸缎庄的掌柜捧着新裁的云锦,想为他做件新袍;铁匠铺的伙计扛着刚打好的农具,说要送给西南的灾民;连最吝啬的米店老板,都打开粮仓,让弟子们装走满满两车糙米。

“这些就留给需要的人吧。” 苏御对众人拱手,“朝廷已在城外设了赈济点,所有捐赠都会由武学馆的弟子送往西南。” 他指向跟在身后的二十名弟子,“他们会带着本源麦种,教那里的百姓耕种,让土地长出更多粮食。”

弟子们立刻会意,将百姓捐赠的物资分类打包,动作间带着静心课培养出的沉稳。最年长的弟子赵毅走到铁匠铺伙计面前,接过农具时掌心轻轻一触 —— 那些刚出炉的铁器上还带着火星,此刻却变得温润顺手,刃口也更加锋利。“这是……” 伙计瞪大了眼睛。

“是本源之力。” 苏御解释道,“它能让铁器更坚韧,让绸缎更顺滑,也能让人心更亲近。”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西市,百姓们看着那些被 “加持” 过的物品,眼中的崇敬又深了几分。

午时三刻,队伍终于抵达皇城。陆明渊率领百官在丹陛前迎接,玄色官袍与紫色绶带在阳光下铺展开来,像一片庄重的花海。“陛下凯旋,实乃王朝之幸,万民之幸!” 陆明渊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

苏御走上丹陛,没有急着接受朝拜,而是侧身让开 —— 二十名武学馆弟子捧着百姓捐赠的物资,依次站在百官面前。“这次大捷,不是朕一人之功。” 他指着那些麦种、农具和绸缎,“是这些孩子用本源之力转化了仇恨,是百姓的期盼化作了力量,更是天地万物在守护这片土地。”

当最年幼的影阁孩童将那盆兰花放在龙椅旁的案几上时,奇迹发生了 —— 花瓣突然向外舒展,淡紫色的花朵在片刻间绽放成碗口大小,香气弥漫整个大殿。更惊人的是,殿外的银杏树枝桠竟穿透窗棂伸了进来,嫩芽在梁上抽出新叶,与花朵的香气交织成春的气息。

百官们纷纷惊叹,不少老臣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侍奉过三代帝王,见过开疆拓土的豪迈,见过休养生息的仁厚,却从未见过帝王能与天地共鸣,让万物为之动容。

接下来的三日,长安城里的 “奇迹” 接连不断。苏御在御花园召见西南来的使者,谈论水利时,池塘里的锦鲤竟衔来莲子,落在他手中;他在武学馆指点弟子,谈论农耕时,院角的谷仓突然发出轻微的声响,打开一看,去年的陈粮竟长出了饱满的新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假太监到大楚皇帝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