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冰库奇谋

北疆的寒风仿若携带着无数细碎的雪粒,恰似锋利无比的刀片,狠狠地刮在人脸上,带来阵阵刺骨的生疼。而在这片被严寒笼罩的土地上,北疆城地下的工地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繁忙异常的景象。粗盐制冰试验取得成功的喜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全城。楚宴闻此消息,当机立断,毅然决定在城北靠近粮仓的位置开挖地下冰库。此处地势高燥,远离水源,渗水的可能性极低,堪称储存冰块的绝佳之地,仿佛是上天赐予的宝藏之地。

苏晚身着厚重的大棉袍,外面还披着一件华贵的狐裘披风,宛如一位坚毅的统帅,亲自在地下工地指挥施工。她手中紧握着一张图纸,这图纸乃是依据系统提示以及她前世的记忆精心绘制而成的冰库结构图。冰库整体共有地下三层,每一层皆高达两丈,面积大约百来平方。层与层之间,采用厚实的松木精心搭建隔层,四壁和地面则皆用石灰、细沙以及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夯实。这种“三合土”不仅具有出色的防潮性能,还极为坚固,仿佛为冰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苏夫人,这地下挖得如此深,倘若发生坍塌该如何是好?”负责施工的老工匠王师傅擦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满脸忧虑地问道。他一生之中建造过无数房屋,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但挖掘如此深度的地下冰库,对他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心中的担忧如乌云般笼罩着他。

苏晚指着图纸上的支撑柱位置,耐心且详细地解释道:“王师傅,您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我们均会采用碗口粗的玄铁柱作为支撑。每根柱子都会深埋地下三尺之深,并且还会灌注铁水进行固定,如此一来,必定稳如磐石,坚不可摧。而且,地下的温度较低,土层在冻结后会变得更加结实,其坚固程度甚至比地上的房屋还要安全可靠,您大可放心。”她的眼神坚定而自信,如同明亮的灯塔,驱散了王师傅心中的疑虑。

王师傅半信半疑,但看到苏晚那坚定的眼神,又回想起她之前提出的“粗盐制冰”“军屯制”等方案都一一成功实现,那些方案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北疆的发展之路。他便不再多言,转身吆喝着工匠们继续开挖,工地上再次响起忙碌的劳作声。

工地上,数十名工匠和流民轮流作业,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工匠奋力挥舞着铁锹,用力挖土,每一铲都带着坚定的力量;有的则扛着沉重的石头,艰难地运送废料,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还有的在精心调制三合土,专注而认真。尽管地下空间狭窄,空气略显浑浊,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干劲,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决心。他们深知,这座冰库关系到北疆城的安危,关系到数万军民的生计,自己手中的每一份努力都如同点点星光,汇聚起来便能照亮北疆的未来。

苏晚也没有闲着,她一边指导工匠们按照图纸施工,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确保冰库的建设质量;一边安排人准备制冰所需的材料。粗盐从南方盐商那里紧急调运了上千斤,暂时足够使用,这些粗盐如同白色的希望之沙,为制冰提供了关键的物质基础;碎冰则从城外的冰湖中开采,用马车拉回来,堆放在工地旁边,犹如一座座洁白的小山,闪耀着寒冷的光芒。

制冰的过程相比试验时更为复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操作。苏晚命人制作了上百个陶缸,每个陶缸可容纳两担水。随后,将陶缸小心翼翼地放入提前挖好的土坑中,在陶缸周围填满粗盐和碎冰,再用厚厚的干草和棉布严密覆盖,仿佛为陶缸中的水创造了一个寒冷的魔法世界。如此一来,陶缸里的水不到两个时辰便能结成厚实的冰块,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

“苏夫人,您看这冰!”一位负责看管制冰的流民激动地喊道,他的声音因兴奋而颤抖。他掀开棉布,只见陶缸里的水已冻成晶莹剔透的冰块,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比天然冰块还要坚固,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创造的奇迹。

苏晚满意地点头,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好!将这些冰块小心地取出,运到地下冰库的第一层,按照我所说的方法码放——中间留出走道,每层冰块之间垫上干草,以防止粘连。我们要确保这些冰块能够完好地储存,为北疆的未来提供保障。”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冰块搬运到地下冰库,他们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搬运的是珍贵的宝物。冰库的第一层已经完工,四壁的三合土泛着灰白色的光泽,地面平整干燥,宛如一个等待填充的宝藏洞穴。冰块码放整齐后,苏晚让人在冰块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棉被,再铺设木板,以隔绝空气,减缓融化速度,如同为冰块穿上了一层温暖的防护服。

就这样,短短五天时间,地下冰库的三层便堆满了冰块。寒气从冰库门口源源不断地冒出,如同白色的烟雾,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让人忍不住打寒颤,仿佛这里是一个冰封的异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分王爷军粮的侯府夫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