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新型诡雷的批量生产

军工作坊的西厢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火药味。李铮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小册子——正是那本《简易地雷与诡雷进阶设计》,书页边缘已经卷起,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批注。

“李队长,材料都准备好了!”王小柱推着一辆小推车走进来,车上放着一堆黑色的炸药包、薄铁皮、弹簧和几根细细的钢丝绳,“您要的‘松发式诡雷’材料,按您说的数量备齐了,还有磁性地雷的磁铁,也从日军收音机里拆了二十块。”

李铮放下小册子,站起身:“好,今天咱们就批量生产这两种诡雷。吴博士,你给大家讲讲这两种雷的原理和制作要点,确保每个人都清楚步骤,不能出半点差错——这东西威力大,要是制作时出问题,咱们自己人先遭殃了。”

吴博文点点头,走到小推车旁,拿起一个炸药包:“大家先看松发式诡雷。这种雷的核心是‘压力触发’,简单说,就是得一直保持压力才能不爆炸。咱们先把炸药包裹上薄铁皮,做成圆形,然后在里面装一个压力触发装置——用弹簧和击针,上面压一块木板,木板上再压一块石头或者沙袋。”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弹簧和击针演示:“大家看,平时击针被弹簧顶住,不会碰到雷管;一旦有人把上面的石头或沙袋挪开,压力消失,弹簧就会弹起来,击针撞击雷管,雷就炸了。日军行军时,看到路边有沙袋,很可能会以为是咱们丢弃的工事,随手挪开,一挪就炸!”

“这招够狠!”旁边的一名年轻工人忍不住说道,“鬼子肯定想不到,一个普通的沙袋下面会藏着雷。”

“别高兴太早,制作时得注意几个关键点。”李铮接过话头,语气严肃,“第一,击针和雷管的距离要精准,太远炸不了,太近容易误触,按图纸上的两毫米距离来;第二,薄铁皮要裹紧炸药包,不能留缝隙,不然雨水渗进去,炸药就失效了;第三,钢丝绳要固定在雷体上,方便咱们布设时调整位置,也能防止被野兽碰倒。”

“明白!”工人们齐声应和,立刻开始分工。王小柱负责切割薄铁皮,他手里的剪刀“咔嚓咔嚓”响,很快就剪出一个个圆形的铁皮片;两名工人负责组装压力触发装置,小心翼翼地把弹簧和击针固定在炸药包上;还有几名工人,则在给做好的诡雷缠钢丝绳,每根绳子都留了三米长,方便布设时牵引。

“李队长,你来看这磁性地雷!”吴博文的声音从厢房另一头传来。李铮走过去,只见吴博文正拿着一块圆形的磁铁,往一块薄铁皮上吸——磁铁牢牢地粘在铁皮上,用力掰都掰不下来。

“这磁铁吸力够大吗?”李铮有些担心,“日军的装甲车和坦克都是厚钢板,万一吸不牢,掉下来就没用了。”

吴博文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螺丝刀,试着撬磁铁:“你看,这是从日军军用收音机里拆的钕铁硼磁铁,吸力比普通磁铁大五倍,别说厚钢板,就算是坦克的履带,也能吸得牢牢的。咱们把磁铁固定在炸药包背面,再在炸药包正面装一个触发引信,只要磁铁吸在装甲车上,引信碰到车体就会启动,三十秒后爆炸。”

“三十秒?会不会太长了?”一名工人问道,“万一鬼子发现了,把雷拆下来怎么办?”

“不长,正好。”李铮解释道,“三十秒足够让鬼子反应不过来——他们发现车上吸了地雷,肯定会慌慌张张地去拆,可没等他们动手,雷就炸了。而且引信是延时的,咱们布设时也有时间撤离,安全。”

说罢,李铮拿起一个炸药包,示范着把磁铁固定在背面:“磁铁要用螺丝拧紧,不能用胶水——胶水怕震动,一颠簸就掉了。螺丝要选小号的,拧进去后,把露在外面的部分磨平,别让鬼子一眼就看到。”

工人们立刻动手制作磁性地雷。有的负责拧螺丝固定磁铁,有的负责装延时引信,还有的在炸药包上涂一层黑色的油漆——这样能和日军装甲车的颜色接近,不容易被发现。

刘姐也来帮忙,她手里拿着一把小刷子,正在给松发式诡雷的铁皮外壳涂泥色油漆:“李队长,这雷涂成泥色,埋在土里或者放在路边,鬼子根本看不出来,就像块普通的石头。”

“说得对!”李铮点点头,“不仅要涂漆,还要在雷体上粘点泥土和杂草,伪装得越像普通物体越好。咱们要让鬼子走到跟前都发现不了,一动手就炸!”

中午时分,第一批诡雷制作完成。二十个松发式诡雷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每个都裹着泥色铁皮,上面粘着杂草;十五个磁性地雷则装在木箱里,磁铁面朝下,避免互相吸附。

“走,咱们去外面试试效果!”李铮说着,抱起一个松发式诡雷,带头走出厢房。众人跟着来到作坊后的空地上,李铮按照布设方法,把诡雷放在地上,上面压了一块三十斤重的石头,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旁边的小树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