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孙小虎的成长

初冬的晨曦,宛如轻纱般,丝丝缕缕地漫进作坊,机床那富有节奏的嗡鸣声准时奏响,宛如一曲激昂的晨歌,拉开了新一天工作的序幕。孙小虎端坐在经过铜配件升级改造后的机床前,手中稳稳攥着卡尺,一双眼睛犹如锐利的鹰眸,紧紧盯着正在精心加工的轻机枪散热片。这可是他首次独立负责加工这般带有凹槽的复杂零件,尽管手心微微沁出些许汗珠,然而他的动作却较之三个月前沉稳了太多,每一个操作都尽显专注与谨慎。

散热片的加工要求极为严苛,需要在钢板上精确无误地铣出六道凹槽,每道槽深必须精准达到 3 毫米、宽 5 毫米,而槽间距务必精确至 1 毫米。倘若出现丝毫偏差,便无法与枪管完美契合,进而影响武器的性能。刚开始铣第一道槽时,孙小虎便敏锐地察觉到问题:切削出的槽壁略显毛糙,用手指轻轻触摸,能感觉到细小的毛刺。他即刻停下机床,脑海中如电影回放般迅速回忆起李铮曾经传授的诀窍:“刀具角度偏了会导致切削不平整,铣槽时刀架要顺时针偏15度,进给速度放慢到每分钟2毫米,这样才能确保加工精度。”

他小心翼翼且动作娴熟地松开刀架固定螺栓,拿起小扳手,全神贯注、一点点地调整着角度,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凝聚着他对工艺的敬畏与追求。随后,他又谨慎地将进给速度旋钮往回调了半格。重新启动机床后,铣刀划过钢板的声音瞬间变得顺滑流畅,仿佛音乐家指尖流淌出的优美旋律,铜屑呈均匀的卷曲状纷纷掉落,宛如灵动的金属丝带。待铣完第二道槽,他拿起卡尺认真测量——槽深3.02毫米,宽度5.01毫米,误差完全在允许的精细范围内。“成了!”孙小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那笑容中饱含着对自己技艺进步的欣慰与自豪。

“小虎,进度怎么样?”李铮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零件图纸,目光落在散热片上那整齐的凹槽时,眼中瞬间闪过一抹赞许的神色,那目光中既有对孙小虎成长的欣慰,也有对精湛工艺的欣赏。

“李师傅,已经铣完三道槽了,误差都在0.03毫米以内!”孙小虎赶忙递上卡尺,语气中洋溢着自豪与兴奋,仿佛一个等待表扬的孩子。

李铮接过卡尺,又仔细检查了槽壁的光滑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随后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我第一次加工时稳了太多。对了,跟你说个事,昨天从根据地青年里挑了个叫小栓的学徒,以后让他跟着你学机床操作,你多带带他。这小伙子机灵,好好教,将来也能成为咱们作坊的好帮手。”

没过多久,一个皮肤黝黑、眼神略带怯生生神情的年轻人跟着王铁锤走了过来,此人正是小栓。孙小虎看到他,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想起自己刚进作坊时的模样——那时候他连卡尺都不会用,对机床的操作更是一无所知,全靠着李铮手把手、耐心细致地教导,才逐渐走上了技术之路。他主动热情地走过去,拿起一块废钢板,语气温和地说道:“小栓,我先教你认机床的部件,这是主轴,它就像机床的心脏,负责带动零件转动;这是刀架,用来装刀具和调整位置,是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件……”

他没有直接让小栓碰机床,而是先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怎么握卡尺、怎么看刻度、怎么判断零件是否合格。每一个要点他都讲解得详细而清晰,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小栓学得极为认真,眼睛专注地看着孙小虎的示范,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立刻虚心询问,孙小虎也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甚至把自己那本记满笔记的小本子递给他:“这里面记了我平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是我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你有空看看,能少走不少弯路。这本子可是我的‘宝贝’,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下午加工时,小栓在一旁帮忙递工具,或许是因为紧张,不小心碰了一下刀架摇轮,导致正在铣槽的散热片偏移了0.5毫米。小栓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仿佛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赶紧诚惶诚恐地道歉:“对不起小虎哥,我不是故意的,我真是太不小心了……”

孙小虎没有丝毫责怪之意,而是温和地蹲下来,指着偏移的凹槽,耐心地说道:“没事,刚开始学都这样,谁都有个适应过程。你看,咱们可以把刀架往回调0.5毫米,再补铣一刀,就能修正过来。这就像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继续走就好。”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进行操作,动作流畅而精准,很快就把偏移的凹槽修正了。“以后递工具的时候,离摇轮远一点,或者先跟我说一声,安全第一,别慌。咱们一起慢慢来,你会越来越熟练的。”

小栓看着修正后的零件,心中的忐忑渐渐消散,对孙小虎的敬佩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深知自己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