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战斗,从武术到神话的脑洞跨界之旅

【其中,闻名遐迩的南拳代表洪拳,在2018年已被列入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炘南所练习的火箭拳是杜撰的,按照五行拳的对应关系,应该是火炮拳,可能是“火炮”这个名字不怎么好听吧?就给编撰了个火箭拳这么一个名字。】

光幕中,UP主一边精心讲解南拳的特点,一边搭配炘南战斗时沉稳步伐、迅猛短打的战斗画面。

“南拳...原来我练习的拳法竟有如此深厚的传承?”炘南难掩惊讶之色。他练武时向来注重下盘稳固,发力迅猛,战吼更是能有效提振气势和集中精神,却不曾想过这些特点都源自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东杉会心一笑:“难怪你的战斗风格如此稳健扎实,毕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背景都给你定好了。”

炘南恍然点头,唇角泛起一丝笑意:“确实没想到...不过‘火箭拳’这个名字……算了,听起来‘火箭拳’确实更好听,更顺口一些。”

他试着想象了一下自己在出拳时喊‘火炮拳’的场景,不禁莞尔摸头。

美真在控制台前转过峰首,眼中带着吟吟笑意地道:“我想当初创作团队之所以选择‘火箭’这个词,可能是觉得‘火箭’比‘火炮’听起来更符合现代铠甲的感觉吧?既保留了火的意象,又增添了现代感。”

【下面开始说武器。】

【烈焰镖,炎龙铠甲的远程兵器之一,不使用时固定在炎龙侠的胸前,使用时炎龙侠将胸前的左右两个弯月形的“刃”拔出,“刃”从尾部长出联合部分,炎龙侠将两个“刃”合在一起,形成烈焰镖。】

【使用时向敌人掷出,使其高速旋转向敌人移动,达到攻击的目的,这把武器不用多说,非常典型的V字回旋镖,回旋镖又被叫做“飞去来器”,在古代古人会用坚硬的曲木制成类似香蕉形状的回旋镖,用来狩猎与战争。】

【关于它的原理,回旋镖的支翼的切面使回旋镖所受的空气升力方向为上升方向(空气动力学),令回旋镖器身稳定。回旋镖和陀螺一样,其转轴绕着直线旋转(刚体动力力学)。升力及稳定性使回旋镖上升,旋轴的转动令回旋镖回飞。】

【听不懂没关系,我也听不懂,总之物理学的事情不用搞那么清楚(手动狗头,UP主理科很菜,大家意会即可)】

“回旋镖啊,这个我知道!”坤中抢答,“澳大利亚那边用的多!”

而坤中的另一侧则是一片乐不可支的景象。

“哈哈哈!这个UP主太实在了!”东杉笑得前仰后合。

就连美真都没来及绷住表情,被UP主这突如其来的坦诚和自黑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忙用手掩住嘴。

只有加鲁博士的影像微微摇头,似乎对UP主放弃探究科学原理表示一丝惋惜。

【烈焰弓,炎龙铠甲的另一把远程武器,弓全世界都在用,而早在3W年前的旧时代石器晚期,中国境内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弓箭了。】

【烈焰弓在设计很巧妙地将反曲弓的转折给处理成了龙角的形状,再这里要说两个比较可惜的设定,首先,原来的铠甲获取武器并不是通过光影贴召唤武器的,而是通过从铠甲的装甲上进行拿取,炎龙的造型有些奇特的背甲其实就是烈焰弓的弓架。】

【再者,烈焰弓其实是有实体化的弓弦和箭矢的,实拍是可能因为大人的原因(估计是怕小孩子模仿)给取消了。】

【山海经中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翻译过来就是,帝俊把红色的弓和白色的箭赐给了后羿,让他去帮助下界的国家,就此后羿开始帮助人们应对各种艰难苦困。重点来了,彤弓,恤下地之百艰,UP认为,可能大概也许,说不定初代炎龙就是后羿呢(狗头.jpg)。】

光幕上,伴随着UP主惋惜的语气,他展示了早期设定图——炎龙铠甲背部的弓甲,以及炎龙铠甲准备拉弓射箭、实体弓弦和箭矢的图片。

“原来最初的设计是这样的?!”美真惊讶地看向加鲁博士。

加鲁博士沉吟:“一体化设计理念更超前,但考虑到道具制作、拍摄成本和…儿童安全,最终做了妥协。”他指的是UP主暗示的“怕小孩子模仿”。

炘南看着那概念图,眼中闪过一丝遗憾:“如果能从背后直接取弓,确实更流畅也更帅气。”现在的召唤方式虽然科幻,但少了点机械联动的美感。”

“至于后羿……”看着UP主开始将烈焰弓与后羿的彤弓联系起来,并抛出“初代炎龙可能是后羿”的猜测(虽然加了狗头表情),他又感到有些不好评价。

这个联想跨度真有点大,但仔细想想,红色的弓,扶助下界…似乎又真有点微妙的关联,最后他只好淡淡地笑了笑,觉得这位UP主的脑洞很大,但也为他的铠甲增添了一丝神话色彩。

……

欢欢铁板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铠甲勇士设计解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