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相比起前两天,这里的火山灰已经少了许多!”
杜若肯定的点了点头。
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火山灰越少,水里硫酸的浓度就越低,意味着他们存活下来的几率就越大。
“杜姐,咱们的干粮已经没了,要不要靠岸煮点东西备着啊?”
陈大夯摸了摸肚子,鼓起勇气问道。
他也晓得大伙烦他,都嫌弃他话多。
如今他又受伤了,变成一个累赘,生怕大家把他丢下呢。
所以这两天一直在控制自己,不要讲那么多话。
可是已经干嚼了两天的麦子了,他想吃点好的。
以前烙的麦饼,再怎么珍惜着吃,也早就在石洞里吃完了。
毕竟总量就那么多,总有吃完的时候。
这两天匆忙赶路,自然是无暇顾及这些。
所以大伙都是干啃着带壳的麦子充饥,最多加一点菜干。
连以前的腌菜都没有了,毕竟路上能带的东西有限,带一个坛子的腌菜,远不如带几袋子的菜干实惠。
好在这麦子是青麦,以前收割的时候,为了方便保存已经炒熟了,倒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
“水都没有,煮啥煮啊!你说话能不能过过脑子?”
“本来就傻,病了一场,干脆脑子都丢了!”
没等杜若说话,宋河生便毫不犹豫的怼道。
“宋河生说得对,现在没水,煮饭就别想了!”
杜若无语,这一天天的都在想什么啊!
“俺...俺忘了!”
陈大夯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他这两天有些发热,又没多少水喝,已经迷糊了。
“继续向前,走到有水的地方,咱们再停下补给!”
杜若吩咐划船的石墩子和孙五斤一声,示意他们别靠岸。
“是!!”
两人应了一声,加大划船的力道,恨不得马上就走出火山区。
“姜格,你去检查一下,咱们的清水还剩下多少了!”
他们出来的时候,带的主要就是小麦和杂粮,主食目前倒是还不用担心。
主要是水源,当初拉的是板车,能携带的东西有限,想着水源后面能补给,就没带多少。
毕竟粮食需要大半年风调雨顺才能收获,而水源可以找野生的。
只要走出火山灰覆盖的区域,总能找到水源的。
“还剩下四桶多一点,大概还剩下四桶三碗水吧!”
人多,消耗的水也多。
哪怕一人一天一碗水,八个人一天下来,也得喝去半桶水。
现在天气炎热,划船又是个力气活,每天出汗很多,不喝水是不行的。
“这样算下来,大概两天消耗一桶水,还剩下一点,粗略估计,只能支撑十天左右。”
杜若语气有些沉重。
十天时间,他们也许走出了火山区域,但是不一定找着水源啊!
前几年南方森林大火,酸雨污染了不少土地,现在也不知道恢复了几成。
“接着赶路吧!”
说完,杜若也不再说话了,他们得保存体力,非必要不说话。
讲话也是很耗费精力,容易口渴的。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
已经不会预留专门睡觉的时间了。
都是不划船的人躺着,就当是休息了,划船的人继续划船,就当是值班了。
又是一天一夜过去,天又亮了,东边的海上,已经泛起了白肚。
“杜姐,起风了!”
石墩子摇着船桨,一脸兴奋的说。
“起风了起风了,这下咱们的速度就快多了,也没那么费劲了!”
这些天天气一直很炎热,海上没什么风,划船全靠人力。
但是现在可不同了,起风了!
第一次感受到顺风顺水的滋味,石墩子从没觉得划船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
“这叫什么...叫来时同力什么来着?”
石墩子下意识的看向宋河生这个读书人。
“时来天地皆同力!”
宋河生没好气的冷哼一声,不知道他在兴奋个什么劲。
海上起风不是正常吗?
哪天要吹的是逆风,他还不得哭死?
“对对对,就是这句,咱们现在啊!也是赶上好时候了。”
“风儿那个吹啊~小船儿那个飘啊~”
石墩子一个高兴,甚至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不是他想偷懒,而是现在伤员太多,划船的主力就是他和姜格,他们几乎没怎么休息过。
陈大夯倒了,今天才算恢复了一些精神,也能帮忙划两下。
宋河生那个弱鸡就别说了,他的力气就没大过,还不如他老娘的力气大。
孙五斤年纪又大了,总不能让他一直干活,别是出了什么事就不好了。
至于杜若姐?
她是东家,总不能抓着东家干活,让她不要休息吧?
所以杜若和明珠的休息时间是最明确的,而且母女俩也一直没分开过,带着姜格、石头在另一艘船呢。
现在好了,有风了,嘿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