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冰成功成结善缘

三日之期刚过,吴氏那边便传来了好消息——硝石制冰,成功了!

消息传到内宅,周氏与林望舒婆媳二人皆是喜上眉梢。

林望舒当即吩咐,先用第一批洁净的冰,依着先前承诺,给王煜、黎小昕并府里几个得脸的下人孩子,做了些简单的冰镇酸梅汤和绿豆汤。

孩子们捧着那沁凉剔透的碗盏,小口啜饮着前所未有的冰凉甘醇,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发出满足的喟叹。

王煜更是拉着林望舒的衣袖,眼巴巴地问:“娘,明天还能喝吗?”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兑现了对孩子们的诺言,婆媳二人心中亦是满足。

既验证了效果,冰饮铺子的筹备便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

周氏给的那个铺面位置尚可,稍加整理,挂上“清凉居”的朴素招牌,便择了个晴日开张了。

铺子里主要售卖冰块,也兼卖几样简单的冰镇饮子,如酸梅汤、绿豆汤,甚至尝试着用捣碎的鲜果混合少量乳酪和糖水,做成简易的“冰碗”,价格定得颇为亲民。

开张不过几日,在这日渐炎热的北地小城,便引来了不少关注,虽因成本所限,利润不算丰厚,但胜在需求稳定,口碑渐起。

这一日,三堂婶王孟氏风风火火地登门了。

她与周氏在花厅坐下,寒暄几句便切入正题,原来是她娘家在邻镇,听闻王家弄出了稀罕的冰饮,便想从中牵线,由她定期从“清凉居”采购一批冰饮,运回娘家镇上售卖。

“嫂子,望舒,你们是不知道,我们那镇上,如今也热得有些慌了,这等解暑的好东西不是很好买。

这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呢,等入了伏,只怕更是抢手。这生意,我看做得!”

王孟氏说得两眼放光。

林望舒与周氏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好事。

既能拓宽销路,又能加强与三房的关系,便爽快地应承下来,与王孟氏商定了供货数量与价格,签了简单的契书。

送走干劲十足的王孟氏,婆媳二人心情颇佳。

然而,刚送走一位亲戚,门房便又来禀报,说是新任县令夫人刘氏递了帖子,请求拜见。

婆媳二人闻言,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位新上任的县令,她们所知不多,只知其姓胡,是寒门出身,凭科举入仕,据说是中了进士后,不知因何故被贬谪到此地。

至于这位县令夫人刘氏,背景更是模糊,只听说是与原配夫妻,同样出身寒微。

周氏天性谨慎,尤其涉及官场,更不愿多惹是非,沉吟道:

“望舒,咱们身上还带着孝,不便多见外客。况且这新县令底细不明,贸然相见,万一牵涉进什么是非,反为不美。不若寻个由头推了吧?”

林望舒却有不同的想法,她分析道:

“娘,咱们身上有诰命,论品级在她之上,她来见我们,本就该她守着规矩。

寒门出身,往往意味着在朝中根基浅薄,少有盘根错节的背景,不易引出大麻烦。

这位沈县令被贬至此,却未丢官身,可见要么得罪的人权势不算滔天,要么只是不得上头欢心,并非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

此地天高皇帝远,咱们结个善缘,总比平白得罪人强。不如先见见,看看这位刘夫人是何等人物再说。”

周氏见儿媳思虑周全,且不怕麻烦,便也点头同意了:

“既如此,便依你。你如今是当家主母,这些交际应酬,你拿主意便是。”

她心里也明白,望舒骨子里还是更欣赏与读书明理的人家交往。

次日,县令夫人刘氏如约而至。

她穿着半新的藕荷色夏衫,料子普通,头上也只簪了支素银簪子,打扮甚是简朴。

见到周氏与林望舒,她依礼下拜,动作间略显生涩局促,显然对高门大户的繁琐礼仪并不熟稔。

然而,当她抬起头时,眉眼间却是一片清明坦荡,并无谄媚之色,举止言谈虽直率了些,却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

周氏与林望舒皆是阅人不少,见刘氏如此情状,非但没有轻视,反而心生几分好感。

寒暄不过两句,刘氏便有些接不上那些官眷间惯常的虚词套话,脸上微红,索性直接说明了来意:

“老夫人,王夫人,妾身今日冒昧来访,实是有事相求。”

她语气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却也干脆,

“听闻府上开的‘清凉居’,所售冰饮,价格甚是公道。妾身想能否向贵府长期采买一些冰块?”

她微微赧然,解释道:“不瞒二位,县衙按规制,每日供给的冰块有限,不过小小一方,于解暑实在是杯水车薪。

妾身家中清寒,并无多少积蓄,城中其他售卖冰块的商铺,价格高昂,实在难以负担。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外子,他每年苦夏,身着官服处理公务,时常热得汗流浃背,精神不济。

妾身想着,若能提前备下些冰块,也好让他能稍稍舒缓些。身子总是自家的,马虎不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