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秋日的晨光透过摩天楼的玻璃幕墙,洒在“星曜”钻石公司技术部的办公区,为冰冷的仪器镀上一层暖意。周一军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最新一批量子培育钻石的晶格结构分析数据。他的目光锐利如扫描电子显微镜,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这种极致追求精准的性格,不仅体现在工作上,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与莉莉的关系推进——他需要一个清晰的、可执行的“方案”。
午休时分,他点开手机里那份自己反复修改的“感情推进方案”思维导图,目光落在 “第一阶段:深化连接 - 从‘同事’到‘灵魂伴侣’” 上。他深知,仅靠工作交集和日常约会,难以触及彼此精神世界的核心。理科生的浪漫…
行动一:微型项目——技术白皮书的共舞
机会很快来临。销售部需要一份面向高端客户的、深入浅出的技术说明,以突出星曜钻石在纯度与切工上的绝对优势。任务下达到了莉莉所在团队。
周一军看到了契机。他没有直接通过公司系统指派任务,而是在一个下班后的傍晚,当办公室里只剩下零星几个加班族时,拿着一个U盘,走到了莉莉的工位旁。
莉莉正对着初步拟定的客户名单蹙眉,感觉到有人靠近,抬起头。看到是周一军,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随即换上职业化的微笑:“周工,有事?”
周一军将U盘轻轻放在她桌上,声音平稳,却比平时柔和了几分:“听说你们在准备QVD(量子培育钻石)的技术资料。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内部数据,关于我们最新批次钻石在特定光照条件下,火彩与折射率的精确对比分析,还有不同切工对光路影响的模拟图。也许……对你们撰写面向客户的说明有帮助。”
莉莉微微一怔,接过U盘。她了解周一军,他从不轻易提供未经严格验证的内部数据,这既是他的职业操守,也是他的性格使然。这份“帮助”,显然超出了普通同事的范畴,带着一种基于信任的、谨慎的靠近。
“太好了!”莉莉的惊喜是真实的,“我们正愁怎么把技术语言说得动听。有你这份‘秘籍’,我们就能把‘精准’这个词,变成客户看得见的‘璀璨’了。”她晃了晃U盘,笑容里多了几分属于“莉莉”而非“销售经理”的灵动。
周一军点点头:“里面的图表如果看不懂,可以……问我。”他顿了顿,补充道,“从销售角度看,哪些数据最有力,你也可以反馈给我。”
这便是方案中提到的“优势互补”与“创造共同项目”。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之间多了许多看似工作交流,实则暗流涌动的互动。莉莉会指着某个复杂的图谱问:“一军,这个晶格缺陷率0.001%的对比,普通客户真的能感知到差异吗?”而周一军则会耐心解释:“肉眼或许不能直接分辨,但通过仪器测量和火彩对比,这种极致纯净带来的,是整体光泽度的提升,是一种‘毫无杂质’的通透感。你可以把它比喻成……嗯,最清澈的山泉水与普通过滤水的区别。”
他们通过内部通讯软件交流,文字间是严谨的专业术语,但隔着屏幕,两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在共同创造某样东西的亲密感。当莉莉最终将融合了周一军精准数据和她自己生动解读的白皮书初稿发给他审阅时,附上了一句:“周工,请品控。看看我们的‘结晶’合格吗?”
“结晶”一词,用得巧妙而双关。周一军看着屏幕,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个像素点。他回复:“语言感染力超出技术参数范围,结论:优等品。”
行动二:主题探索——科技馆里的光影密语
按照“方案”,周末的约会需要升级。周一军摒弃了常规的电影院,而是预订了两张城市科技馆的特展门票——“光之谜:从钻石火彩到量子光学”。
周六的科技馆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和求知的眼神。他们并肩走在幽暗的展厅里,各种关于光的互动装置发出瑰丽的光芒。在一个模拟钻石切工与光路反射的大型装置前,莉莉兴奋地拉着周一军的手:“快看!这就是你上次跟我说的全内反射吧?”
周一军看着被精心计算过的光线在模拟“钻石”内部经过无数次反射后,最终爆发出夺目的火彩,点了点头:“嗯,理想的切工能让光线尽可能多地发生全内反射,最后从冠部集中射出,形成我们看到的闪耀。”
他自然地接过讲解员的角色,用比在公司时更生动的语言,向莉莉解释色散、折射率。莉莉听得入神,不时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那如果我们设计一种全新的、不规则的切工,是不是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光影效果?”
“理论上可以,”周一军思考着,眼神里闪烁着专业的光芒,“但需要经过极其复杂的计算,平衡亮度、火彩和闪光效应。这就像……”他寻找着比喻,“就像解一道非常复杂的多维函数方程,每一个切面都是一个变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