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天劫迷途与西藏朝圣

陆研新的实验室笼罩在一片幽蓝的微光中,量子计算屏幕上的数据流永不停歇地奔涌,却始终无法突破某个看不见的屏障。他追寻的是一种能够承受极端能量冲击的完美材料结构,灵感来源于古老传说中那种淬炼万物、毁灭与新生并存的"天劫"之力。但此刻,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迷宫深处打转的旅人,明明感知到出口的存在,却始终找不到通往光明的路径。

"还是不对......"他轻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那些精密的分子模拟在屏幕上不断重组,却总是在即将触及核心时溃散成无意义的数字碎片。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滞涩感,仿佛思维被困在了无形的琥珀之中。

趴在实验室角落的元宝突然抬起头。这条经过特殊强化的昆明犬拥有远超普通犬类的感知能力,此刻正敏锐地捕捉到主人身上那股浓郁的"信息焦灼"。它站起身,悄无声息地走到陆研新身边,用鼻子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这不仅是安慰,更像是一种信息的共鸣与传递。

随后,元宝走向那面显示着中国地图的数据屏,抬起前爪,精准而坚定地按在了西藏的位置。就在这一瞬间,陆研新感到脑海中那层阻碍灵感的屏障悄然裂开一道缝隙。西藏——那片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那个传说中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它的纯净、极致的环境,以及千百年来积淀的信仰之力,是否正蕴含着打破研究僵局所需的关键启示?

一个念头如破土的新芽在他心中生长:徒步进藏。用最原始、最虔诚的方式,一步一步丈量前往圣地的距离,让身体在极限劳顿中放空,让精神在绝对的自然与信仰中接受洗礼。这本身就是一场针对"天劫"研究的最佳冥想。

"元宝,"他低头看着伙伴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我们走路去西藏,去那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如何?"

元宝的尾巴轻轻摆动,眼神中闪烁着了然与坚定的光芒。

准备工作细致而周密。 陆研新清点了实验室的储能装备与便携式环境模拟仪,这些精密仪器将在旅途中持续记录环境数据。他检查了具有优异防护和温控功能的野外作业服,调试了多功能通讯与定位装置,准备了基础的生命维持营养素和应急药品。

元宝的特制项圈集成了更强大的环境传感器、生命体征监测和远程通讯模块,其能源系统甚至能通过运动进行动能补充。陆研新为它检查了爪部的耐磨护垫和适应极端气候的毛发调节功能。

他们选择了更具象征意义的起点——山南地区,这片藏文化的发祥地。目标是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被奉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库拉岗日雪山。那里人迹罕至,环境纯粹,更能体验"行走"的真谛。

出发前夜,陆研新缓缓关闭了所有运行的"天劫"模拟程序。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流归于沉寂,他感到一种奇特的轻松,仿佛卸下了沉重的思维枷锁。元宝安静地蹲坐在他身边,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又像一位引路的先知。

踏上征途,身体与心灵开始接受双重淬炼。

当他们真正踏上高原的土地,才深刻体会到何为"步步是修行"。最初的兴奋很快被高原的严酷环境稀释。随着海拔攀升,空气愈发稀薄。陆研开始体验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呼吸突然急促,心脏像被尖针刺痛,左胸仿佛压着沉重的铅块。每一步都在粘稠的空气中艰难跋涉,双腿灌铅般沉重,肺部火辣辣地灼痛。

元宝的状态稍好,但也能看出它需要调动更多体能来适应低氧环境。它始终走在陆研新侧前方不远不近的位置,时不时回头确认他的状况,眼神里充满无声的鼓励与陪伴。

沿途的风景在这种极致的**磨砺中,展现出惊心动魄的壮美。天空是一种沁人心脾的纯粹蓝色,大团洁白得发亮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远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如同神话中神灵的殿堂。辽阔的草甸上,偶尔能看到成群的牦牛和牧人孤独的身影。这里的一切都以最本质、最原始的面目呈现,带着一种刚烈而威猛的直白力量。

陆研新回想起那些独行者的记述,对前人毅力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他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不堪重负时检查装备,果断舍弃非必要的负重,只保留最核心的科研记录仪器和生存物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物质**的祛除,对精神目标的聚焦。

虔诚之路上,善意与信仰如清泉般洗涤心灵。

行走数日,他们在一个翻越山岗的陡坡前再次遭遇挑战。陆研新的高原反应加剧,心脏狂跳,视线开始模糊,几乎要瘫倒在地。他靠着一块巨石,张大嘴巴拼命呼吸,眼前是一片巨大的昏暗。

元宝焦急地围着他打转,用头拱他,发出低促的吠叫。

就在这时,几位磕着长头去拉萨朝圣的藏民从后面缓缓而来。他们古铜色的脸上刻满风霜,额头上因长期叩拜结着厚厚的老茧,藏袍沾满尘土,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如同高原的湖泊。看到陆研新的窘境,他们没有丝毫犹豫便停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