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宁把铲车开了回来,我和汪士国尝试着把护板举起来。有些重,直到孙海宁从驾驶室里钻出来,拎起上面的绳子,才把护板提到铲车上面。
我和汪士国也爬上铲车,孙海宁爬回驾驶室。三人合力,才把挡板安装到位。谈不上严丝合缝,但是也大差不差。
“你把里面的短木方,转动一下,就卡出来。”
孙海宁:“等一下,我试试。”
“好了么?我拽一下,试试强度。”
孙海宁:“可以了。”
这个挡板是镶嵌进去的,左右挡板,长出一块。导致外面找不到抓手,只能拽动木方,测试强度。
油锯切割的木方,上面全是毛刺。我也不敢抓实,简单的拉扯一下,没发现问题。
“视野怎么样?”
孙海宁:“感觉还行,要是左右和后面,也能开个缝就好了。”
“工程量太大,实在不行,你用枪打两个窟窿算了。”
孙海宁:“你还别说,这真是一个好主意。能不能在前面开一个大点的口子,我把枪伸出去。这样在车里也能射击了。”
“这个简单,玻璃宽度有限,所以缝隙两边都用木方封上了。你看看把枪放在哪边合适,我拆下来一块就行。”
孙海宁:“最好是能在中间。”
“那你想多了,不可能。”
孙海宁:“那就在右边吧。”
“你在里面等着吧。”
用工具,撬下来一条木方,用油锯切割出一个口子。再把木方用手固定在上面,开口的地方,没有挨着玻璃。以防开枪的时候,枪管抖动,把玻璃震碎。
用手固定后,孙海宁把步枪伸了出来。
“怎么样?”
孙海宁:“能不能大一点,口太小了。枪头伸出去有点麻烦。”
“不行,上下都是铁皮瓦。现在不是能伸出来么?”
孙海宁:“枪口配件大,伸缩需要调整角度。”
“克服一下。”
孙海宁:“左右可以再开一公分。到时候,我横着把枪伸出去不就好了。”
“这个可以。”
把木方拿下来,用油锯往里磨了一公分。
“这回怎么样?”
孙海宁:“可以了。”
“那我钉了?”
孙海宁:“钉吧。”
“把木方钉回去以后,又在下面钉上一条木方,把挡板夹住。”
然后用木材,把整个防护,加固了一下。
“打开吧,我把木板拆下来。”
孙海宁把里面的短木方归位,然后向外推挡板。我和汪士国在外面配合,才把挡板卸了下来。
孙海宁爬出来,扶住挡板。我和汪士国返回地面,然后把挡板拿了下来。
“安装有点麻烦。”
孙海宁:“可以把挡板放在装甲车上面啊。这样安装和拆卸就能省不少力气,最起码不用上下搬了。”
我看了一眼装甲车,发现装甲车顶的高度,比铲车高一点,但是差不多。
“好主意。行了,你先走吧,我俩继续制作下一个。”
有经验以后,第二块挡板的进度就快了很多。快结束的时候,两辆铲车都返了回来。
“完事了?”
孙海宁:“附近的,都清理出来了。太远的,就不管了。”
“行,我们这也马上完工了。”
孙海宁爬到地面。“是不是该做饭了,有点饿了。”
“是啊,我早上还没吃那。”
孙海宁:“谁让你起晚了。行了,我去通知她们做饭。估计等咱们完事,饭也好了。”
孙海宁回营地的时候,最后一块挡板也完工了。
那铁成在上面配合,我和汪士国把挡板举上去,很快就安装到到位。按照之前的经验,把挡板固定以后。让那铁成直接把铲车,开到装甲车附近。我俩爬上装甲车,把挡板拆下来,放在装甲车顶上。
“那铁成,你在这里放哨吧。我俩先下去,一会我让王春丽,把饭送上来。”
那铁成:“不用了,你们先吃,一会过来换我就好。”
“行,我看看吧。”
我和汪士国回到营地。这会所有人都在外面。王春丽和张姨在做饭,梁诚燕在烧火。其他人坐在桌子上闲聊,连白静和马佳琪都抱着孩子,坐在外面。
我也走了过去,听听他们在讨论什么。
刚坐下,就有烟刮了过来。
“怎么回事?”
孙海宁看看火堆。“可能是木柴太湿了,燃烧的时候,很容易冒烟。”
“晒一下那?”
孙海宁:“最开始用的都是捡来的树枝,比较干。现在烧的都是新砍的树,水分大,短时间晒不干。”
“其实,我之前学过无烟灶的理论知识,就是没实践过,这会要是有煤气,或是木炭就好了。”
孙海宁:“那还不简单,木头这么多,抽时间做点炭。”
“你还有这手艺?”
孙海宁:“简单,太简单了。找个铁桶,把木头塞进去,放火上烤就行。”
王春丽:“那下午就做呗,你们下午还有别的安排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