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靠岸了,跳下船,拉起绳子,把船拽到岸上,固定好以后,美珊也跑了过来。
一回头,小白狗晃着尾巴,匍匐在脚下。美珊递给我一瓶水,接过来,一口气喝了半瓶。一低头,小白狗开始在地上打滚,把肚皮晾了出来,尽显谄媚。
“不容易啊,终于回来了。”
美珊:“那可不,太不容易了,回来就好。”
我俩往岛中心走,小白狗也跟在后面。
“挺好,看样子它还没事。”
美珊:“多亏了小白胆子小,估计躲在车里的时候,吓傻了,不敢叫。要不然感染者肯定会冲进去的。”
“也不好说,想打碎玻璃没那么简单。”
美珊:“那岂不是躲在车里就安全了。”
我没有回答的,因为我也不确定。走到天幕下,紧忙坐下。拿起水,把剩下的半瓶也喝了。拿起对讲机。“我回岛上了。”
孙海宁:“看到了,看到了。”
王春丽:“看见了。”
张姨:“回来就好。”
“没事的,不用担心了。”
孙海宁:“行了,你好好休息一会吧。走了这么久,累坏了吧?”
“别提了,现在是没有信号。要不然微信步数,绝对霸榜,遥遥领先。”
美珊:“哥,你漂出去多远啊?连对讲机都没有信号了。”
“我也不知道,估计得有十几里地。要不然我也不会走这么久。”
美珊:“对岸什么情况?”
我把对岸的经历,简单的和美珊描述了一下。
美珊:“对岸我没去过。不过听我爷爷说,对岸全是私人开垦的地。前几年森林与草原管理局来了,不让种了。后期也有偷着种的,不过这几年水大。连续被淹了好几年,本来地就不好,收益太低了,就没人愿意种了。”
“肯定的啊,费力不讨好。换谁,都不愿意干。”
美珊:“哥,你走了这么远的路,一定饿了吧?我给你准备吃的去。”
“不用,不用。水都喝饱了,回来这么一会功夫,一瓶水都下去了。”
美珊:“那就等一会在吃。”
“对了,我离开以后,有没有什么异常。”
说完我就看向河岸,我明明引走一些感染者。可是河岸的感染者还是没有减少,依旧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的挤在河岸。
美珊:“哥,你离开以后,来个无人机,在这附近飞了一段时间以后,离开了。”
“多大的无人机?”
美珊:“很大,在这附近盘旋了一圈,就离开了。”
“从哪个方向来的,是原路返回的么?”
美珊:“从东南方向过来的,然后往东北方向走了。”
“不应该啊,现在这种情况,连信号都没有,超远距离的无人机,应该是没法飞。”
美珊:“那我就不知道了。”
“你跟他们说了么?”
美珊:“没有啊,我也没有对讲机,没法联系。”
我点了点头。
美珊:“后期用手机沟通,就只顾着你的消息了,没想起来无人机的事。”
“没事。”
我看着河岸的感染者,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样子。站在太阳底下,要是正常人,早就中暑了。
也不知道暴晒,会不会加快他们的死亡。最起码肯定能加快脱水的速度。生物要是没有水的运转,离活动不了,也就不远了。
拿起对讲机:“孙海宁,美珊跟我说。刚才来了一个无人机。很大的无人机。”
孙海宁:“无人机。这种情况,谁还有能力操控无人机。”
“我怀疑不是政府,就是军方。普通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对讲机。”
孙海宁:“政府的无人机,过来干什么?”
“我现在只有两个合理的猜测。第一个,就是这架无人机,一直监视尸群。观察尸群的动向,毕竟这么大规模的尸群,肯定需要重视。”
孙海宁:“第二那?”
“第二就是突然发现尸群聚在这里,过来看看什么情况。”
王春丽:“那无人机发现咱们没有,咱们都在车里躲着,应该是看不到吧。”
我看向美珊,美珊思考了一下,缓缓说道:“应该是发现我了,在我头顶停了一会。被无人机发现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我也不清楚。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王春丽:“你说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无人机是来搜索幸存者的。如果发现幸存者,好派救援队过来。”
张姨:“不可能,他们肯定知道这里有幸存者。要是有撤离的能力,当初也不会把我和白静送回来。”
孙海宁:“没准现在安置点重新建设了。有能力收容更多的幸存者。”
“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不过太小了。你们没发现么,最近天上的飞机都少了。灾难刚开始的时候,天上的大飞机,一直在城市上空,往下扔空投。”
孙海宁:“是啊,那能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说明现在不需要那么多物资了,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多幸存者了。物资投的都少了,怎么可能重新建立避难安置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