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孙海宁走到装甲车附近,那铁成看到我们过来,从装甲车里爬了出来。
那铁成:“你们吃完了。”
孙海宁:“没有,这不心思一起吃,能喝点么。在车里吃啊,还是在车顶吃?”
那铁成:“车顶吧,车里太憋屈了。”
我把端着的盆递给了那铁成,然后爬上装甲车。回头把孙海宁抱着的箱子接了过来。
孙海宁也爬了上来。“来吧,就在这吃吧,把姜峰也叫出来。”
姜峰从舱口爬了出来。“开饭了。”
那铁成:“都坐吧,站着干什么?”
“我坐不下去,只能蹲着。”
孙海宁:“随便。”
孙海宁盘腿坐在车顶。“唉,这还烫屁股那,真舒服。”
那铁成:“你这个腿脚还不错,天明你看看人家,比你还胖,都能坐下。”
“不行,我腿太硬了。姜峰,给我拿一提水出来,我坐水上面。”
姜峰又爬回水中,拿了一提水出来。
孙海宁:“开饭。”把啤酒递给我们。
我把啤酒拿出来,没人发了一瓶,姜峰有点抵触,但还是接受了。
太阳已经接近地面,现在不晒了,再有一会就该下山了。我们在装甲车顶,享受这宁静的黄昏。
孙海宁:“这啤酒要是凉的就好了,明天我研究一下电车,那里面有冰箱,冻点啤酒,到时候喝上一口凉啤酒,人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那铁成:“你这要求怎么说那,也高也不高,不过你以为你来度假么?”
我拿酒瓶。“难道不是么?来,碰一个。”
可能是我们说话的声音太大了,刘银雨从车里下来,看向我们。
那铁成:“还有啤酒么,用不用叫一下他?”
孙海宁:“有。”
“刘银雨。来啊,喝点。”
刘银雨听到我的声音,几步就走到装甲车附近。趴在装甲车旁,看向我们的食物。“你们伙食不错啊?”
孙海宁:“还行吧,这也是今天出去找到的。”
刘银雨:“在哪里找到的?”
孙海宁:“外面一个屯子。”
刘银雨:“有机会,我也去看看。”
孙海宁:“明天一起吧,正好明天我们也要出去。”说着拿出一瓶啤酒,递给了刘银雨。
刘银雨接过啤酒。“太感谢了。”
“上来吃点?”
刘银雨:“不了,刚吃完。喝瓶啤酒就行?”
孙海宁:“干拉。”
刘银雨:“什么?”
那铁成:“说普通话?”
孙海宁:“我这普通话还不标准么?”
“太标准了,播音员的水准。”
孙海宁;“低调,低调。”
我们一边喝着,一边闲聊。这会平地上的人还在忙碌着,进展很快。看样子竖立起来的木桩已经够数了,现在都在上横梁。油锯也带回来了,在一旁破木板。他们搭建的平台是长方形,面积跟双人床差不多。破木板的木头比较粗,都是直径超过半米的木料,长度两米左右。
孙海宁:“他们在树林里找到这么多木头。”
那铁成:“也不全是,刚才他们去公路方向拉的木头,估计是咱们挖路障那块树林,被他们砍了回来。”
孙海宁:“你说他们费力建造的这个房子,尸群来了,有用么?”
那铁成:“不好说,我感觉用处不大。天明,你怎么看?”
“我也不知道,我感觉要是小部分感染者,应该没有问题。就怕是尸群,叠罗汉。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的想法是有用的,毕竟幸存者越多越好。咱们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一些帮助,前提是不能影响咱们。”
孙海宁:“我感觉没什么用,尸群要是把木桩推倒,房子不就塌了么?”
那铁成:“没发现感染者有思想,更何况我看他们埋的木桩也不浅。”
“你们也是的,考虑人家的事干什么,赶紧吃,一会天黑了。”
孙海宁;“天黑怕什么,这里这么多人?”
“怕你吃鼻子里去,一会天黑该起蚊子了。更何况就人多才吓人,目前为止,我们遭受的伤害,哪次不是人为的。”
刘银雨:“我今天白天去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房子建造完毕,还要在外围弄一圈围栏。”
“有围栏或许有效果,你们看,他们现在这情况,像不像游牧民族搭建的帐篷?”
那铁成:“我感觉像人类早期部落。像纪录片里面的非洲人建造的群居部落。”
“我以前看到一本书,讲的是人类文明遭到重大灾害,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然后幸存者重启文明。”
刘银雨:“我也看过类似的,不过讲的是发生大规模核战争,导致人口锐减。然后多少年以后,一小部分人从地下避难所出来,重建家园的故事。”
孙海宁:“那是不是跟咱们现在差不多。”
“差多了,咱们现在只是小规模灾难,啥事没有。哪怕把这片土地抹去,对人类文明也没有影响。不过对于咱们来说,意识差不多,毕竟咱们要是嘎了,人类文明是否存,还有意义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