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怀德的试探

对于一个集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荣誉?价值?目标?人才?

都不是!

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东西只有一个——稳定。

稳定的集体才能去考虑其他,内部要是起乱子,无论有多么深厚的功力,对外也发挥不出一半。

而改革势是会影响稳定的。

所以,但凡改革,都会有争议,古时候那些大刀阔斧搞改革的,不管成功失败,一般没什么好下场。

战国时期,商鞅以耕战强秦,最后落得个五马分尸。

西汉的主父偃,以推恩令削弱诸王,被诸王告发贪污,全族被诛。

唐朝的张柬之,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还政李唐,隔年就被流放而死。

北宋的王安石,明中的张居正......

当然,这些大拿是从国家层面大改,把赵成捆上一百个,都比不过人家一根手指头抖一下来的动静大。但小改革也是要担责的,毕竟没人知道改革结果是好是坏,不能只想好处却不想担责任。

好的改革目的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未必......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推行居养法,以赡养孤寡老人,济贫救灾作为官员的考核指标,可谓是仁政。

但是,官员为了政绩,把仁政变成了形式。

但凡是个老人,官府就出钱供养起来,而且养的还特别好,甚至有些比住在家里还妥帖,也不在乎财政受不受得了。

反正政绩是自己的,钱是国家出。

好好的一项仁政,变成了福利竞赛。

至于监管,监管的人是聪明,但地方官也不是傻子,不可把证据藏在一个地方,等着你拿到消息来查。

种种因素驱使之下,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官府就要继续征收苛捐杂税......

到最后,好心办了坏事,养老成了扰民......

改革两个字,写出来自然是好的,做出来就未必了......毕竟中间有个最不确定的因素叫做......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改革都不是肥差,毕竟利益不会凭空出现,想要重新分配,难免要影响别人的饭碗。

若不是解放后政通人和,大家都讲究了,赵成也不敢刚一上位就搞大动作,起码要沉淀一年半载,跟同僚上司和下属打好关系,做好预案才会动手。

但现在看来,对厂里的风气还是造成了一定影响。

即便是赵成自认为没有从别人碗里伸筷子,甚至把蛋糕做大了,但照样有人不满意。

毕竟全厂一盘棋,车间工人有机会吃肉,其他工人只能看着,心里有落差也是正常。

按理说,赵成主管生产,这不是他的问题,但后勤人员请命,他的攻坚小组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别管是不是合理,只要不稳定的因素出现,当领导的就要先想办法解决。

当然,看在功劳的份上,这点瑕疵完全可以忽略,但要是没有功劳白折腾,这次后勤人员的情绪,说不定就要烧到他这个管生产的副厂长身上。

“这事搞得,让李厂长去头疼吧,我可管不了......”

赵成摇头叹气,车间工人的考核他能想办法,后勤他可是一问三不知,连怎么打分都不知道,躲着是最好的办法。

但有些事情,是躲不掉的。

赵成作为厂领导,行程不是秘密,有人算着日子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要躲着不找麻烦,奈何麻烦上门找你......

回厂之后,第一个客人就是李怀德,到了办公室之后两人喝茶聊天,十来分钟才步入正题。

“赵成兄弟,这次后勤闹得动静不小,我这个管后勤的副厂长,现在是焦头烂额的......”

“李哥你过于谦虚了,你管后勤这些年可是一直四平八稳,这点动静算什么。”

赵成低头抿了一口茶水,对李怀德的话,他半个字都不信。

这点风波对于李怀德根本不算大事,掌管轧钢厂后勤这么长时间,若是一个集体诉求都处理不了,他早下台了,背后有人都没用,毕竟杨厂长背后也不是空的。

“想平息当然容易,但不能让工人们立马尝到甜头,更不能立马解决,否则隔三差五闹一次,我也受不了!”

说话的同时,李怀德平静的看着赵成。

他对工人闹情绪这种情况早有准备,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赵成再搞出什么动静,后勤的要是刚尝到集体请愿的甜头,想着趁热打铁再来一次,他可就只能强力镇压了,那样显得他这个副厂长手段太糙。

但是如果第二次还想办法安抚,往后工人就养成习惯,更难以管理。

“放心,下一阶段,生产的重心主要在质量方面,没有什么大动作,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赵成给了一个安慰的眼神,示意生产方面接下来风平浪静,就算有动静也是上面指派,那些工人想闹也没理由。

“那就好,说实在的,这几个月天后勤压力不小,特别是年前那段时间,看着你组里人吃香喝辣,其他工人也不能一直吃糠喝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合院:老实人拒绝算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