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北方的游牧部落,可不像是吴芮进攻的安西,还有着大量的繁华之地,能够以战养战进行劫掠。
在秦军击败匈奴人,杀了冒顿,横扫匈奴王庭后。
大秦军威,一时无二。
匈奴人惧于秦军威势,这些年,在不断的后撤。
如当年被匈奴驱赶走的东胡人一般,朝着北方的大山脚下迁徙,寻找新的安身之地。
匈奴人穷啊,就只有一些牛羊什么的,而且各大部落极为分散,中间还是山岭丘壑。
秦军若是出击,极为考验秦军的后勤补给能力。
而且,因为秦军的强势,这些游牧部落,这些年之间,都是相互联合的。
秦军必须要大规模的雷霆出击,方能将这些匈奴人,一网打尽!
在匈奴人北方,据说还有不少的游牧部落。
秦军必须要有充足的补给。
只是,北上数千里,大规模的骑兵出击,所消耗的粮食,自然会是天文数字!
这对于刚重建的大秦而言,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当年支持韩信和王贲在北疆的那一战,就是耗尽国内大量的积累,透支了不少力量的。
这些年来,帝国的重心,都在稳定地方上。
各方面的物资供应,优先用来发展。
韩信受限于物资,只能进行小规模的攻击。
虽然都胜了。
可是比起吴芮他们的传奇而言,差远了。
韩信早就有些蠢蠢欲动,多次送来消息,提议正式出兵北上。
丞相府和国尉等人,自然不会同意。
持续数百年的混战,天下还没有安稳几年呢,又被项羽刘邦为首的这些反贼,再次造成巨大的破坏。
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要用钱。
养着那庞大的骑兵,减少消耗,就已经是丞相府花费巨大心思支撑了。
这次丞相府重新提起来,赵龙就知道,丞相府有心思了。
“卿是什么想法?”
张苍眼神一冷:“出兵!”
“这些年来,大秦蒸蒸日上的同时,对这些匈奴人虽持续进攻,只是受限于后勤,始终未曾大规模的出击!”
“草原上的这些部落,都是好了伤疤忘记疼,很多匈奴人已经快要忘记,大秦的骑兵,何等威武雄壮!”
“前些日子,匈奴人西北的势力,竟然跨越千里,想要偷袭大秦的河西走廊,当地驻军及时出击,将匈奴人打跑了,但是损失不小!”
张苍可是一位战时丞相,能够在赵龙出征的时候,安稳大秦内部的同时,还为出征大秦的军队足兵足粮,凭借着的就是铁血手腕!
匈奴人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悲痛,还敢再跳出来。
那就死!
他的确是没怎么上过战场,但是他率领的丞相府,才是大秦真正的铁血之地。
顺秦者昌,逆秦者亡!
赵龙这才明白,难怪今年大旱,丞相府还想要大规模出动骑兵的原因。
原来,是匈奴人惹毛了张苍。
而且,赵龙敢肯定,匈奴人肯定不是一两次作乱。
才会让丞相府忍无可忍,下定决心,铁血出击。
赵龙只关心一个问题:“大秦的粮食够吗?”
“够了。”
“陛下可知,今年武宁侯计算入仓的粮食,有多少?”
张苍一扫之前对于大旱的担心,反倒是极有自信,甚至是打算趁机出兵北上。
王陵那边的粮食,必然是带来惊喜的。
赵龙想起前几年,王陵开始屯田后,反哺给大秦的粮食产量,大胆的猜测:“应该有个两三百万石吧?”
张苍缓缓摇头,满是夸赞的说着:“足足五百万石!”
五百万石粮食登记在仓,即使运输途中会产生巨大的消耗,足以撑住大规模骑兵一年半载的消耗了。
要知道,这只是今年的第一批!
而且韩信也不是闲着的,知道粮食不够,在北方积极的帮忙屯田,辽东北部,韩信近些年控制的土地,抓住的野人和游牧部落,都在当地的田野中进行种地改造。
赵龙有些惊讶的开口:“今年怎么会有这么多?”
张苍就解释了一番。
王陵为大秦的辽东大都督,统管辽东六郡,如今的海外仙岛,共有四郡。
这加起来的十郡之地,却是不同于大秦内地的地方。
目前还属于军事管制地区。
尤其是海外领土。
即使大量移民过去,但是更多的,还是当地的土人。
几座岛屿上,有着几十万土人。
在匈奴人的协管下,这些当地土着,老老实实的为大秦种田。
大秦要的是粮食产量,具体的过程安排,有匈奴人悉心的安排。
经过数年的发展,各地的良田都已经开垦出来,再有大秦派去的农业专家指导。
今年天公作美,加上这些人种田能力大大加强,才会有如此惊人的产量。
要知道,这些人并非是大秦国民,他们种植的粮食,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粮之外,剩下来的都是大秦国有!
辽东六郡那边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这部分地区,朝廷要直接统治,除了一些蛮荒之地,剩下来的还是大秦正式管理,需要消耗的物资更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