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细碎的光

木炭刚落进灶膛的瞬间,先是与灶底残存的余火撞出细碎的 “滋滋” 声,那声音轻得像春蚕食桑,又似雪粒落在烧暖的瓦片上,细听还裹着一丝木炭遇热后水分蒸腾的微弱水汽声。不过片刻,橘红色的火焰便顺着木炭的纹路慢慢升腾,起初只是细细的一缕,像害羞的精灵试探着探出脑袋,随后便愈发鲜活,火苗尖儿轻轻舔舐着新添的木炭,每一次触碰都让炭火的光亮更盛一分。

灶膛里的火光渐渐变得透亮,温暖的光芒从灶膛口漫溢而出,在地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金。被照亮的灶边角落,藏着林小婉生活里的细碎念想 —— 几捆晒干的艾草整齐地堆在竹篮里,叶片泛着淡淡的灰绿色,边缘还带着去年秋天阳光晒过的脆感,用手指轻轻一捻,便有细碎的叶片落下,空气中也弥漫开艾草特有的清香。这艾草是去年深秋时,她跟着村里的老人一起去后山采摘的,那时的艾草还带着晨露的湿润,叶片肥厚,颜色浓绿。采回来后,她把艾草摊在院子里的竹席上,让阳光一点点把水分晒干,期间还要不时翻动,生怕叶片发霉。如今这艾草就放在灶边,冬天睡前抓一把放进热水里煮,热气裹着艾草的香味弥漫开来,泡上一会儿脚,全身的寒气都能消散,就像祖父以前教她的那样。

在艾草旁,还放着一个旧铁壶。铁壶的壶身已经有些斑驳,原本漆黑的表面,因为常年使用,有些地方已经磨出了淡淡的金属光泽,壶身上印着的花纹也变得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出是几枝缠绕的藤蔓。这铁壶是祖父当年常用的,林小婉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水壶,祖父每天清晨都会用这铁壶在灶上煮水。那时的铁壶还很新,壶身上的花纹清晰可见,祖父总是小心翼翼地用布擦拭壶身,生怕把花纹磨掉。后来祖父走了,这铁壶就被她收了起来,放在储物间的角落里。直到去年冬天,她整理储物间时又发现了它,看着这熟悉的铁壶,祖父的身影仿佛又出现在眼前。现在她偶尔还会用这铁壶煮草药,每次把草药放进壶里,加水,再把铁壶放在灶上,听着壶里的水 “咕嘟咕嘟” 沸腾的声音,闻着草药的苦味混合着铁壶特有的金属气息,就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守在祖父身边看他煮草药的日子。

橘红色的火光顺着灶膛口向外漫延,恰好映亮了林小婉的脸庞。她的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随着火光的跳动,那阴影也轻轻晃动,像两片栖息在眼睑上的蝴蝶翅膀。脸颊被炭火烘得微微泛红,连带着耳垂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粉色,眼神里满是柔和,原本略带疲惫的目光,在看向灶膛里跳动的炭火时,也变得愈发温柔。她蹲在灶边,双手轻轻抱在膝盖上,目光紧紧盯着灶膛里的炭火,看着火苗时而升高,时而降低,木炭在火中慢慢变得通红,心里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那时祖父还在,他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却总是精神矍铄,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会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每到冬天的夜晚,天气变得寒冷,祖父就会在灶边生火。他会先在灶膛里放进一些干燥的柴禾,用火柴点燃,待柴禾烧得旺了,再添上几块木炭。火光升起时,祖父就会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一边添柴,一边等着水壶里的水烧开。而林小婉就会黏在祖父身边,要么坐在祖父的腿上,要么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小手紧紧抓着祖父的衣角,听他讲各种草药的故事。

祖父年轻时学过草药,认识很多山间的植物,哪些能治病,哪些有毒性,他都了如指掌。冬天的夜晚,外面寒风呼啸,灶屋里却温暖如春,炭火的光芒映着祖父的脸,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冬日里的暖阳,一点点熨帖着林小婉的心。祖父会给她讲,春天山上的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夏天田埂边的马齿苋能治腹泻,秋天的野菊花可以泡茶喝,冬天的松柏叶煮水可以缓解咳嗽。他还会拿着自己采回来的草药,教林小婉辨认叶片的形状、纹路,闻草药的气味。有时林小婉听得入了迷,会好奇地问祖父:“爷爷,这些草药都有名字吗?” 祖父就会笑着点头,耐心地告诉她每一种草药的名字,还会讲一些关于草药的传说。

有一次,林小婉不小心在院子里摔了一跤,膝盖磕破了皮,疼得直哭。祖父听到哭声,急忙从屋里跑出来,小心翼翼地把她抱起来,带回灶屋。他从储物间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各种晒干的草药,然后从里面取出一些三七和蒲公英,放在石臼里捣成粉末,再用温水调成糊状,轻轻敷在林小婉的膝盖上。接着,祖父又用那个旧铁壶煮了一壶热水,泡了一杯菊花茶,让她慢慢喝。那天晚上,祖父就抱着她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一边给她吹着膝盖上的药糊,一边给她讲三七的故事,说以前有个将军打仗时受了伤,就是用三七治好的。林小婉听着故事,喝着温热的菊花茶,膝盖上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只觉得心里暖暖的,灶膛里的炭火光芒映着祖父的脸,那画面温暖得像是刻在了她的心里,至今想起,依旧清晰如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医女的大唐恋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