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慢慢熬

她忽然想起师祖爷留下的那本药经,泛黄的纸页上满是批注。前几页是师祖父苍劲的笔迹,记着雪莲生长的海拔、当归晾晒的时辰;中间夹着师祖母娟秀的小字,在 “小儿夜啼” 的药方旁添了行 “加蜜枣三枚”;最后几页,已经有了林小婉歪歪扭扭的批注,用铅笔写着 “薄荷草要选带露水的”,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这药经的纸页薄得透光,却像这玉盒的凹痕,把三代人的手温都攒在了一起。

山风穿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像谁在翻动厚重的书。苏瑶把玉盒往怀里按了按,凹痕贴着心口的位置,那里的温度正一点点渗进玉的凉里。她想起去年林小婉第一次学着熬药,把药罐烧得黢黑,急得眼泪直掉,手里还攥着那半块磨了半年的玉料。“师父,我是不是太笨了?” 小姑娘抽噎着说。苏瑶没说话,只把玉盒打开,让她摸那道凹痕:“你看,师祖母当年也弄出过错,可这痕反倒成了最好的念想。”

此刻想来,所谓传承,原就是这样带着点缺憾往前挪。师祖母的银簪划错了玉,却划出了医者的急与热;林小婉的药罐烧黑了底,却烧出了后辈的诚与真。就像这道凹痕,不是玉的瑕疵,是时光特意留下的接口,让前人的手能握住后人的手,让过去的暖能焐热将来的路。

张思贞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药圃:“你看,去年种的当归发芽了。” 苏瑶顺着她的指尖望去,果然见褐色的土地上冒出点点新绿,像撒了把碎玉。她忽然想起师祖母说过,当归这东西最念旧,去年的根扎在哪里,今年的芽就从哪里冒头。就像这玉盒里的念想,不管过了多少年,总在老地方等着,等着被新的手拾起,被新的心记取。

林小婉已经跑到药圃边,蹲在地上数新芽,辫梢的红绳在风里跳着,像株会跑的虞美人。“师父!这里有朵小蓝花!” 她举着朵不知名的野花回头,阳光落在她笑盈盈的脸上,竟和师祖母当年举着梅花银簪的模样重叠在了一起。

苏瑶低头看怀里的玉盒,那道凹痕在光里泛着淡淡的亮。左边是师祖母的银簪,右边是林小婉的野花,中间缠着的,是她和张思贞此刻的脚步,是药圃里冒头的新芽,是山神庙永远敲不哑的钟声,是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念想,像条红绳,在时光里打了个又一个结,却永远不会断。

山风里忽然飘来阵熟悉的药香,是老玉匠铺子里的味道追了上来。苏瑶知道,这味道里有松木箱的清苦,有玉屑的凉,有莲心的涩,还有师祖母藏在玉盒里的甜。它们缠在一起,像条看不见的河,跟着她们的脚步往山下淌,要去浇灌更多等待发芽的念想。

她轻轻合上眼,玉盒的凹痕在掌心微微发烫。原来有些印记,从来不是为了让人记住缺憾,是为了让人相信 —— 不管走多远,总有人在时光的那头等着,用银簪的痕、用麦芽糖的甜、用所有滚烫的心意,为你铺一条带着暖的路。而你要做的,就是带着这枚时光的印章,把故事继续写下去,写在新的纸页上,写在新的年轮里,写在那些还没来得及发芽的春天里。

“师父?” 张思贞的声音轻轻拉回她的思绪,姑娘指了指盒盖内侧的凹痕,“这里是不是刻过字?” 她的指尖比了比那道浅痕的形状,像片小小的莲叶。

苏瑶笑着点头,将老玉匠的话说给她们听。林小婉听得眼睛发直,忽然伸手抱住玉盒:“那我们以后用它装枇杷膏好不好?就像老夫人那样,让莲纹也沾沾甜香。” 她的脸颊贴着微凉的玉面,红头绳落在 “婉” 字的刻痕上,像给那沉睡的名字系了条新丝带。

张思贞却留意到老人留下的那道指痕 —— 在盒盖边缘,有处比游丝刻线略深的压痕,想来是老玉匠常年摩挲留下的。她轻轻抚过那处痕迹,忽然道:“等明日,我采些新莲来插在案头吧,让它们和盒上的莲做个伴。”

青玉盖 “咔嗒” 弹开的瞬间,林小婉的吸气声像被风吹动的树叶,轻轻在屋里打了个旋。她往前凑了半步,鼻尖几乎要撞上盒沿,辫梢的红头绳扫过靛蓝绒布,惊得那两株琥珀晶体仿佛轻轻颤了颤 —— 原来那晶体并非实心,内里裹着细小的气泡,在灯光下像藏着串碎星星,随着光影流动缓缓浮沉。

“这是…… 琥珀?” 张思贞的指尖悬在半空,不敢轻易触碰。她在《异物志》里见过记载,说琥珀是松脂千年所化,能裹住草木虫鱼,却从未见过这般像嫩芽的形状。晶体表面泛着蜜蜡般的柔光,靠近了看,能发现表层有细密的纹路,像初春芽尖上的绒毛,被岁月细细封存起来。

苏瑶用银匙轻轻拨了拨,晶体碰撞时发出 “叮咚” 的轻响,像冰珠落在玉盘上。“这叫‘草珀’,是百年前秦岭深处的老松脂裹着药草嫩芽化成的。” 她指尖点过晶体中段的一抹淡绿,“你们看这里,还能认出是哪种药草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医女的大唐恋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