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全军突围!往山上冲!只要冲到山上,汉军便没办法追击吾等!快冲啊!”见事不可为,小犬太郎立刻下达最正确的指令。
然而到此时,大田倭兵已经士气崩塌,怎么可能有人再听他的号令,不少倭兵已经弃械投降!
见状,环视身边仅剩的十余亲兵,小犬太郎凄惨的一笑:“哈哈哈!吾小犬太郎有负大率所托,今丧师辱国,惟有一死,汝等取吾首级以谋富贵!”
言罢,他一刀正中腹心,倒地而亡!
“小犬大将!”众亲兵悲痛欲绝,有同样殉死者,也有跪地请降者,更有割其首级谋富贵者。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小犬太郎若不是时运不济,遇到远渡扶桑的汉军,在这九夷之地,也算是一方英杰,然如今却身死沙场,众叛亲离,连尸首都不能两全,实乃天命也!运处,目睹这一切,袁洋不由心生感叹。
“传令三军收降!不得杀俘!”眼看大田倭兵已经失去抵抗力,袁洋立刻令人传令收降。
小犬太郎一死,大田倭兵再无战意,纷纷弃械跪地投降!
而从两军相遇,再到战争结束,仅仅过去了一个时辰,一万五千倭人大军,竟被五千七百汉倭大军正面击败,何其速也!
至此,袁洋彻底扫平了统一九夷最大的障碍,再往后,不过是一路行军,招降纳叛而已!
战后,清点损伤,袁洋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这一战汉军是以少攻多,但无论是主力汉军,还是汉属倭兵,此战伤亡都很少。
汉军仅死十九人,残七人,伤五十余人,马匹死伤七匹,
倭兵营三千之众,仅死二百余人,残五十余人,伤三百余人,
对比斩首大田倭兵小犬太郎以下三千余级,俘虏一万二千精壮这个巨大的战功,简直是不可思议。
然而袁洋细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一方面是汉军甲坚弩劲,骑兵犀利,身材高大,战力超群,一方面汉属倭兵屡经征战,也算倭人中的精锐,更重要的是大田倭兵被截断后路,粮草尽失,早成惊兵疲兵,面对以逸待劳的如此强敌,当然是一击便破,毫无还手之力。
“传令三军将士,留一部打扫战场,救治伤患,其他主力,随吾押运俘虏,直驱大田!”
“诺!”众将俱是震奋!
…………………………………
大田,被袁盛领兵连攻数日,大田原本坚固的木质城墙,已是摇摇欲坠!
要不是袁盛故意留手,一直不肯发动汉军主力攻城,大田被破,仅在旦夕之间。
苟延残喘数日,这天,宇都宫治发现东直大田残港,竟驶来一支庞大的汉军舰队!
汉军舰队大摇大摆的进驻大田港,随即派出千余大军登陆,会合城下汉军,大声劝降!
见到这一幕,宇都宫治越发惊惧,要不是心里还对小犬太郎及南下两路援军抱有期待,他真想举城投降,以求苟活。
又煎熬了两天,这天,大田北面浩浩荡荡开来上万人马,看到被押解的上万倭兵俘虏,宇都宫治一阵天旋地转,直接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看着四周眼神闪烁的众手下,宇都宫治叹了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投降。
“奴宇都宫治,携大田二万余军民,向大汉征东将军、瀛州刺史,请降!”趁着汉军还没发起总攻,城池未落,宇都宫治大开城门,他**着上身,手捧邪马台国大率印信,领着数百倭人高层,一路膝行至汉军大营前,跪求袁洋受降。
得知这个理所当然的好消息,袁洋略微高兴了一下,随即果断派人入城受降。
过程十分顺利,早就被击溃战心的残存五千大田倭兵,根本没胆子反抗,全部乖乖的缴械投降。
而袁洋,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俯视卑微跪地的宇都宫治,轻声道:“尔等抗拒大汉天兵,本该尽数族诛,以正法典。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念及尔等献城有功,便免去族诛之刑,全部贬为下户,迁至忠烈岛看押,以观后效!”
宇都宫治不仅是势穷来投,更是掌权此地数十年之邪马台国高层,袁洋不可能给他高位,以免影响统治。
“奴拜谢将军大恩!”宇都宫治长长的松了口气,事已至此,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至于其他,暂时他也顾不上了。
“进城!”袁洋一声令下,策马而行,随行的汉军将士,皆是威武雄壮,精神抖擞。
当马蹄踏入大田城青石板大道上,俯视着在道路两旁跪满一地的上万倭人老弱,享受着征服快感,袁洋忍不住微微一笑:“改大田为玉田,设县,归属九夷郡管辖。”
“诺!”王脩大声应诺,脸上笑意连连。
至此,雄据大田上百年的邪马台国九夷部众,正式宣布灭亡,袁洋已据有九夷泰半之地。
当天晚上,袁洋犒赏三军,大宴群臣,宴上,军政要务自是一并处理。
“主公,”王脩双手捧起酒爵,满脸笑容的对袁洋敬道:“大田府库颇丰,虽经多方耗用,但至今仍存粮二十余万石,麻帛三万余匹,金银铜铁三万余斤。
武备方面,包括主公、管蛟、袁盛三方在内,共缴获劣质铜铁甲八百余副,皮甲三千余副,铜铁刀枪五千余,竹弓千张,其他木质盾牌刀枪无数。
俘虏倭人精壮五千余,老弱近两万!
另大田左近,有小型金银、铜、铁矿各一座,可年产金银铜铁数万斤,若以中原开矿炼矿之法,可倍之。”
“善!”袁洋回敬王脩,同时遥敬座下文武:“远渡扶桑,征战数月,总算暂时落脚,此全赖叔治与诸君,来,诸君满饮此杯!”
“多谢主公。”众文武齐声应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正所谓除恶务尽,”袁洋放下酒爵,遥望南方:“九夷之地,邪马台国虽已不足为虑,然赤马关以西,尚有伊都,玉田以南,尚有奴国、乌奴、以及大田南下五千倭兵,再往南,更有实力不俗,野心勃勃之狗奴国,诸君可有良策,助吾扫平九夷。”
喜欢家父袁谭,东渡扶桑请大家收藏:(064806)家父袁谭,东渡扶桑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弹出菜单